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G8(八国集团)是传统的工业化大国“俱乐部”。随着新的重要经济体的崛起,国际舞台上既有G8+5,即八国集团与五个发展中大国非正式对话的形式(由G8发出邀请,五个发展中大国被动接受);又有G20(二十国集团),即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平等协调机制。此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新兴大国也在事关全球治理、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问题上积极进行协商配合。

——摘编自陈伟光、曾楚宏《新型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结构》

材料二:1948年1月1日由23国签订的关贸总协定,是世界贸易自由化新阶段的开始。在以后近半个世纪中关贸总协定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在于极大地推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推进了市场的一体化。在20世纪后半期世界贸易的发展及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关贸总协定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使世界市场一体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重要的是,世贸组织所覆盖的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贸易,而且还更广泛地包括了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

——摘编自张幼文《20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社会为世界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并分析其影响。
2022-07-0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近现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迅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自然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总之,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是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和发电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电话、白热丝灯等则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具有更广泛的规模,发展进程也是比较迅速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重大事件年表

时间国际大事
1989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1993欧盟成立, 继续向政治经济一体化迈进
199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水平
1999二十国集团组成
200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2013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2015联合国第 66 届大会通过《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
2017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
2019不结盟运动第 18 次首脑会议举行,峰会强调推动多边主义,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

——整理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开发出的新能源,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的发展特点,指出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所提出的方案,分析该方案提出的基本依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结束后,长期受两极格局抑制并被摒弃于世界政治中心之外的各种力量的能量被充分激发,在全球政治中的活跃程度日渐增强,这些力量逐渐形成国际政治中新的权力中心。由于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全球的维度和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互动作用的不断增强,这些力量在当代国际政治中越来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抗衡大国的权力和影响。因此,美国学者理查德哈斯认为:“冷战时期的两极割据不单单让位于多极化,而是过渡到一种复杂的状态中。在这状态中,国家和非国家行为在许多情况和条件下互相作用。”

——摘编自孙建杭《冷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新特点》

材料二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与否,主要看大国关系及走向。当今世界的主要大国有美、日、法、德、英、俄、中。美国企图独霸全球;欧洲强调“欧洲中心论”,同时法国更提出多极化;日本虽然依附于美国,但多极化心态不言自明;俄国已趋稳定,抛弃了原苏联冷战思维,强调有俄国一席之地的多极。虽然,世界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和平”的神话,但经济全球化丝毫不妨碍国家间的竞争。这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世界格局转变的漫长性、复杂性和过渡性。

——摘编自李文亚《浅析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大国关系的影响。
2022-09-28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历史试题
4 . 20世纪以来国际秩序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于1917年参战是历史的转折点,它标志了欧洲政治时代向全球政治时代转变中的决定性阶段。”B美国总统威尔逊的顾问豪斯上校在1919年3月22日写道:“每天都有不满的呼声。人民需要和平。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
C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并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到1929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是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D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的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摘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种宏观叙述》

材料二   美苏冷战对抗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立的意识形态是美苏各自在竞争中运用的旗号。贯彻始终和不断翻新的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构成了冷战的一个重要方面。冷战的有一个方面是它的自我控制机制,它们使得美苏无论怎样对抗和争斗,都不至于使地区冲突升级,不至于在彼此间爆发热战。

——摘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三   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乔治……布什遵循具有帝国特征的单极秩序逻辑,体现了美国大战略的转轨。鉴于多边国际制度作为建构未来秩序的基本原则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美国当前的单边主义战略难以奏效。

——摘自门洪华《美国霸权与国际秩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秩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60年代美苏冷战的标志性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当前单边主义战略难以奏效”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以来,国际格局风云变幻。

材料一

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顶峰,这一漫长过程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就开始了。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关于“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种是:“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


(1)依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特点,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世界格局出现的“结构性”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