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1745年,詹姆士派发动叛乱,在危急之中,首相佩勒姆要求国王任命威廉皮特为阁员大臣,遭到乔治二世的严词拒绝,佩勒姆内阁遂集体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国王总揽行政权力B.议会改革成效甚微
C.君主立宪有待完善D.内阁政府有名无实
2023-10-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769年,伦敦中等阶级激进派在霍恩·图克的领导下,组织起第一个政治组织“权利法案支持者协会”。协会“寻求更加公正与平等的人民代表权”,尤其是新兴利益阶层即商业与制造业阶层的代表权,提倡秘密投票制,要求缩短议会任期,杜绝选举中的舞弊行为。这一做法(     
A.促进了国家行政权力的转移B.推动了宪政体制的建立
C.奠定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基础D.削弱了贵族阶层的地位

3 . 材料一:若从发展的角度分析,一是从“专制君主制”演变为君主立宪制,前面的“…”提示其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渐进性;二是“稳定而有序地向前发展”,说的是稳定性;三是从出处的“政治妥协与西方政治发展”,可得出各种政治势力相互妥协等。

材料二:主旨是讲“美国1787年宪法”,重点是“谈判”“原则与妥协”等,美国“…着眼于对现实利益的承认、尊重”对解答启示有重要帮助。

(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
(2)美国近代民主制度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3)对于西方政治制度演变,谈谈你的认识。
4 . 下表所示为1689~1884年英国政治的发展情况(部分)。这反映出该时期英国(     
时间内容
1689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法律由议会制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
1701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和罗马教廷教会和好或保持交往者不能继承王位
1721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1832第一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
1876第二次议会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部分工人取得了选举权
1884第三次议会改革,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
A.法律是保障国家权力的重要武器B.政治体制改革步伐的滞后
C.君主立宪制度具有明显贵族色彩D.民主政治发展具有渐进性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法治民主是政治文明所追求的双重价值目标,但民主与法治建设,既不存在统一模式,也不存在统一路径。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并形成了三种演进模式,即法治先行于民主的体制演进,民主先行于法治的体制演进和民主缺乏的法治的体制演进。...英国议会内阁制体现了光荣革命以来英式混合政体渐进演进的英国气质;法国第五共和国建立的半总统制体现着法兰西民族气质,甚至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戴高乐的个人领袖气质;美国总统制体现着美州大陆相对开放平等、自由的社会气质。

——摘编自汪波《世界政治文明演进之模式与绩效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材料中的一种或者提出一种新的制度演进模式,并结合世界政治文明史予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9-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1679-1681年英国议会中辉格派和托利派的主张。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派别

主张

辉格派

认为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公爵无权继承王位,他们提出了一个“排斥法案”,主张将詹姆斯公爵排斥在继承权之外

托利派

主张詹姆斯公爵有继承王位权利的人,反对通过“排斥法案”

A.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B.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束缚
C.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斗争D.不同的阶级利益和政治观点
2023-09-1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前期内阁的功能在于辅助皇帝批示和决策,由此节省皇帝处理政务的时间。明朝中后期,内阁运作模式日益复杂,其职权不仅限于执行,还监管六部。总体来说,内阁从初具雏形发展到鼎盛时期,在名义上始终只是一个辅助皇帝的工具,并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虽然内阁大臣与皇帝关系密切,却没有实权,这必然会引起诸多矛盾。例如,明朝中后期许多内阁臣子致仕启归,而皇帝不准,两者之间的冲突日益严峻。嘉靖年后,内阁成员评选、任用、去留等规定模糊,阁臣内斗也异常激烈。但是在皇帝厌政怠政之时,内阁大臣票拟功能表现出的意义非凡,内阁会通过“祖制与天意”来影响皇帝,劝诫皇帝不违祖命,造福百姓。

——摘编自周硕人《从明朝内阁制度看封建皇权的演变》

材料二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后,政府机构不断增加,内政外交事务日益增多。内阁唯恐其政策不能迅速全面地付诸实施,遂依仗在议会中拥有多数票,反复更改议会工作时间表,使议案和辩讼尽量集中于“国家中心问题”。20世纪以来,政府议案更难被反对党修正或否决了,议会也被反对党戏称为“内阁的专用议事厅”。19世纪晚期以后,大臣们清楚地认识到议会选举胜利对于延续内阁任期的必要性,因此内阁更加重视对大选的操纵。经国王爱德华批准,授予内阁首脑“首相”的称号,并在法律上明确了首相与其他阁员之间的主从关系。首相在地位显著提高后,作为执政党党魁就不再被看作“同辈阁员之首”了。

——摘编自韦荣建《论英国内阁制度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内阁权力扩张的表现,并简析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内阁制度发展的认识。
8 . 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而这种“违宪”行为却得到了议员们的齐声喝彩。该行为侧面反映了(     )
A.议会下院不再是英国权力的中心
B.首相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
C.首相和内阁对议会有重大影响力
D.内阁实际上完全掌握了政府权力
9 . 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休谟(1711-1776年)认为,共和制才是他理想中的最佳政治制度。但他又指出。“我宁愿看到这个岛上存在一个君主专制政体…出于对一切激进变革与政治热情的警惕以及防止由此带来的种种风险,君主立宪制更为稳妥和现实。”他的观点(       
A.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不成熟B.反映了启蒙运动对英国的影响有限
C.主要是基于对英国工业化结果的分析D.考虑到英国的历史传统与政治现实
10 .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下议院议员一直沿用中世纪的旧选举法选举产生,据统计,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前,全英国仅有15万人有选举权,占总人口的2%,且下院的513名议员中,有254名是衰败城镇的贵族地主。这说明英国(     
A.复辟风险始终存在B.立宪道路艰难曲折
C.革命成果遭到窃取D.议会成为国王附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