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著名的德尔菲神庙石碑上刻着一句名言万事切忌极端,成为雅典人价值观的典型代表。梭伦在执政时指出自由不可太多,强迫也不应过分。为缓和社会矛盾,他颁布法令规定:平民所欠的债务一律废除,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多寡分为四个等级,收入最少的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梭伦改革为雅典打上了这种生态平衡的烙印。

——据密尔顿《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据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断的谈判和妥协,使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据王希《原则与妥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人的“价值观”是什么,举例说明这种“价值观”在梭伦改革中是如何体现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争取民主的历程中斗争方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美国宪法是一部“活着的宪法”。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妥协”现象的认识。
2020-12-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著名的德尔菲神庙石碑上刻着一句名言“万事切忌极端”,成为雅典人价值观的典型代表。梭伦在执政时指出“自由不可太多,强迫也不应过分”。为缓和社会矛盾,他颁布法令规定:平民所欠的债务一律废除,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多寡分为四个等级,收入最少的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梭伦改革为雅典打上了这种“生态平衡”的烙印。

——据密尔顿《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据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断的谈判和妥协,使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据王希《原则与妥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人的“价值观”是什么,举例说明这种“价值观”在梭伦改革中是如何体现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争取民主的历程中斗争方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美国宪法是一部“活着的宪法”。
2020-08-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阶段演变

秦朝
①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隋唐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北宋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建立禁军②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权力;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明清
①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②清朝前期设南书房,后设军机处③实行八股取士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在我国古代史上发挥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有近5000名公民,即30岁以上公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担任过负责为公民大会决定议案、接待外来使节、负有重要监督职责的议事会议员……正因如此,雅典民主政治也成为一种迄今为止公民最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

——晏绍祥《雅典民主政治的危机与民主信仰的重塑》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体现了怎样的政治体制?依据材料二概括其特点。

材料三

1714年辉格派在大选中获胜后,次年沃波尔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不久解职,但于1721年重新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在当时的内阁大臣中,财政大臣总是处于首要的地位,也就是首席大臣。人们有时直接称他为“首相”,意指他的地位在各大臣中的重要性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首要的地位。事实上,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3)材料三表明当时英国政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材料四

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陆,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上的国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这是个民主、贵族、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一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议行合一,“金鸡独立”。单一民主爆发为千钧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束为冬日之一缕“阳光”。

——摘自《阳光与闪电——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启示录》

(4)根据材料四,概括美国和法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区别。

2018-04-0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2018年高三毕业班联考 (一)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君主立宪制从确立到完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为不断的变革打开了通道,这是英国最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最主要的因素。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17世纪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 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摘编自程汉大《西方宪政史论》

材料二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大师们浩瀚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前总统乔治• W.布什国庆日演说

材料三 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 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政治制度“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的原因何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3)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以上国家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2019-12-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1875年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
A.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B.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C.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
D.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
2019-07-24更新 | 427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4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1
7 . 有学者这样评价法国1875年宪法:“这部宪法的目的,并不在于建立一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法国
A.共和体制的建立是大革命的结果
B.宪法是各派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
C.民主制是其最理想的政治制度
D.民主取代专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2019-05-21更新 | 152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林口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二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和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摘编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一中关于美国革命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分析1875年宪法对法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
(3)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指出17~20世纪初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2018-10-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2单元 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起源和发展-2018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卷
9 . 如图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重大事件发展阶梯示意图。该图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A.自由主义B.民主主义C.民族主义D.殖民主义

10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张毅同学在探究“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及发展”时整理出如下笔记。请指出其中错误之处并予以改正。

(1)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独立宣言》,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1787年宪法把联邦政府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其中总统掌握立法权。

(3)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帝国皇帝“统而不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