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1 . 《法国民法典》的编纂者试图达到这样的效果:公民,你是什么身份?是农民吗?那么,就请翻开关于农业的这一章吧。事实证明立法者的初衷最终得以实现,“法国农民除了圣经之外,都有一本民法典”。这反映出《法国民法典》的特点是(     
A.区域性和时代性B.世俗性和权威性
C.逻辑性和条理性D.通俗性和实用性
2024-05-2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考预测历史试题
2 . 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妥协是政治的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主政治正是妥协中炼成的,以冲突始,以妥协终。其实,民主政治本身就是一个妥协的产物。民主政治是制造妥协的政体,专制是制造暴力的政体。民主政治极大增加了不妥协的成本。对执政者来说,在非民主政治下,妥协的成本很高;在民主政治下,不妥协的成本很高,会受到法律、选民和道德的三重制裁。妥协的制度安排,包括对少数派的保护,都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

——刘军宁《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民主是妥协的制度》

根据材料,围绕“民主与妥协”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近代世界历史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5-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法国1875年颁布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部分条款内容。由此可见,该宪法(     
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第三条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
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第八条和约、商约、与国家财政有关之条约以及与外国签订关于法国人在国外应享之人身权及财产权之条约,只有在两院通过之后,才能最后确定
A.传承了善于妥协的传统B.注重政治力量间利益均衡
C.提升了政府的行政效率D.弥合了社会各派间的分歧
2024-05-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八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过程。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不同,历史传统不同,置身于其中的当事人不同,时代与社会环境各不相同,主观与客观的因素相互交织,就演绎了世界现代化的多种途径。有学者研究西欧各国近代史后,列出以下几种模式:

英国温和渐进的发展模式
法兰西激烈变动的发展模式
德意志防御性的发展模式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政治现代化模式”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西方的政治分权是在西方近代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生态中逐步形成的。其直接原因是王权与其他政治力量共同构成政治权力结构中的一极,政治力量的多元性和均衡性是政治分权的政治基础。社会经济结构的分化和社会力量的强大是政治分权的经济根源和社会基础。而这一社会基础的形成与中世纪教会—国家的二元社会结构和土地分封制对社会结构的塑造密不可分。

——摘编自朱兆军《西方近代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分权的关系简析》

对材料中的整体或部分观点进行提炼,表明自己的看法,选取近代欧美任一国家或多个国家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准确且符合材料主旨,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4-04-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材料二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主要不同。
2024-04-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1805—1859)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提到,大革命之前,法国的知识分子长期被排除在国家治理之外,但又承担了法国国民的政治启蒙教育,因此法国人民所接受的政治思想,既笃信平等,又不可避免的陷入理想化和偏激化。他意在(     
A.强调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B.剖析法国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C.肯定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贡献D.说明知识分子缺乏治国能力
2024-04-19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省级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8 . 如图反映了近代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该国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而确立B.经历政体多次反复最终确立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
2024-04-18更新 | 24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9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国民议会中的各派政治力量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斗争,共和制前途未卜。但是共和派还是利用了保王派内部的分歧,于1875130日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票确定了选举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后国民议会通过了五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这部宪法作为法国有史以来实施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反映了劳动人民日益渴望一个持久稳定的和平生活。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自身政治追求和建国主张,在民族民主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家目标、国家性质、国家概念的文字表述,即“新中国”国家符号。……1927年当大革命蓬勃发展之时,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有了自己的革命根据地,1931117日,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一个崭新的工农民主政权诞生了,极大地鼓舞了全中国工农劳苦大众的革命斗志。……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苏维埃”这一表述已难满足团结全民族抗战的要求。193610月,毛泽东在其起草的《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中第一次提出“中华民主共和国”,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而斗争的国家主张,指引了革命发展方向。……之后“新中国”符号的话语构建历经“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等。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19499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至此,中国共产党的“新中国”符号在复杂的革命环境里经过不断的演变最终确立。

——摘编自胡国胜《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符号的话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中国”国家符号演变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法共和体制确立的认识。
2024-04-0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法国的宪政运动“正是以权利与义务,终极正义、自由、平等、安全,财产等意识形态教条为政治行动的根据”,同时政治制度的建设者们在第三共和国时更加注重“妥协与合作”的艺术。该学者旨在说明法国宪政的构建(     
A.未能发挥启蒙思想的实践价值B.注重政治力量间的利益均衡
C.是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结合D.具有曲折性和渐进性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