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人在将查理一世推上断头台之后,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痛苦的摸索阶段来恢复国家机器的运转机制。英国学者贝蒂.肯波指出,从光荣革命到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国王和下议院的权力分配关系在不断变化着。其中1689年至1716年是国王和下院“确定关系”的时期;1716年至1783年是两者关系保持“均衡”的年代;在1784年至1832 年间,两者之间的均衡关系遭到破坏。英国人在逐步收回王室实权的同时保留了王室,并充分利用了王室的传统地位,把它融入了英国现代政治体系之中,并最终使其成为政党、首相、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一种国家礼仪象征和半超越性质的各方利益的平衡点。

——-摘编自陈晓律《君权变化的含义一-英国近代政治转型的观念基础》

材料二   当我们回首法国大革命并注目于大革命后法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历程的时候,就应更加珍视这段历史的思想和理性价值,毕竟法兰西在近代所走过的路程不是简单的内部派别争斗、政变和军事战争,她所带给我们的更是法兰西民族从前现代国家转变为现代国家的心路历程。法国大革命虽然以暴力开始,但是领导这场革命的大多是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因而他们自然知道要弘扬的是启蒙思想中的核心要素自然法理论和天赋人权。当然,与英美革命相比,法兰西的革命者更强调创造而非传统,所以法国革命者开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制订宪法,革命的法兰西希望用一部成文法典-宪法来开创崭新的制度。

——摘编自周明圣(走向共和一近代法兰西共和制度确立与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人构建现代“国家的运转机制”的主要措施.并指出这种“运转机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过程的角度,比较近代法国共和政体与英美新政体确立过程中的不同点,并分析法兰西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创立与发展的认识。
2022-07-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九江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和其他的古代法律相比,罗马法颇为人们所称道,其理由不仅在于罗马法尤其是私法被奉为现代民法的模范文本的事实,更在于从罗马法中体现出来的统率整个罗马法律制度的灵魂性内核——罗马法精神。罗马法精神乃指适应罗马社会商品经济交易要求、反映罗马时代文化特质与政治结构的、抽象的观念性原则,这些观念性原则统率、指导着罗马人的生活,包括生活法律,并且它们——尽管曾被历史尘封——但仍能够被现代的人们从历史的故纸堆中发现。

——摘编自付建平、谢荣国《罗马法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材料二  法国1875年宪法的制定是资产阶级各集团之间妥协的产物,妥协的结果使宪法具有缺残、矛盾、可变通的特点。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在法国政治派别斗争格外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这种貌似不稳定的灵活变通性却成了宪法的护身符,成为保证制度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因素。

——摘编自沈坚《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中的稳定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蕴含的精神,并指出罗马法在西方法律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主要是哪两个政治派别妥协的产物,并简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与议会的关系。
2022-03-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政治体制变革是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蕴藏着宝贵的历史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走上了一条和平、渐进的政治改革之路,英国不仅回归了“王在法下”的自由传统,而且形成了议会主权的政治倾向,现代代议民主制发展起来。

——钱乘旦《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取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三权分立与美国本土政治结合,适应了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本宪法及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而三种权力的制衡是通过模糊权力的界限,重叠权力的行使领域而实现的……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

——摘编自《1787年美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如何确立发展民主制度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革命爆发的背景。以及1870年后法国建立了什么民主制度使法国更加稳定?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主要原则有哪些?概括美国宪法的局限性
2022-07-0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东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乔治一世在英国统治了13年。但乔治一世不会说英语,又不熟悉英国的政风民情,便放手让英国大臣代他去料理国事,自己什么也不管。1727年,他的儿子乔治二世继承王位,和他的父亲一样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两个乔治由此摆脱了许多琐事,但内阁在议会多数的支持下执掌政务的做法却牢固地确立起来,今后有人再想改变就很因难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由此形成,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第三共和国的多党制党派林立,纷争激烈,使政治制度呈现出不稳定性。从1870年到1940年,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延续时间约8个月,而英国在1801年到1937年几乎两倍于第三共和国的时间里,仅更换了44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延续时间为3年零1个月。有人把法国内阁更替的过程称为"重新粉刷,在英国,当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后,内阁有权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进行改选,而内阁对议会的这种牵制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不存在的。

——摘编自沈坚《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中的稳定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英国内阁与法国内阁的相似特点,并分析法国内阁出现"重新粉刷,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治现代化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它是伴随着特定国家或地区发生的,以社会商业化、工业化为基本内容的现代化进程,从固有的法制系统向以形式合理性为精神向导,体现市场经济价值追求的法制系统的转换过程。其基本功能在于保证社会商业化、工业化过程的顺利进行。一般说来,一国的法制是以法的形式对该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秩序的总的确认。离开了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实际秩序,谈法治就是一种荒谬和妄想。法治现代化也是如此。它的最终目标也就是建立起一套与市场经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法制系统。

——摘编自高永沛《西方法治社会形成的历史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围绕任-~西方国家的法治现代化进程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6 . 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

中国清朝(16441912);中华民国(19121949
日本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
印度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领
阿拉伯16世纪起为奥斯曼帝国统治;19世纪英国侵入;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独立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22);土耳其共和国(1923—)
伊朗卡扎尔王朝(17961925);巴列维王朝(19251979

——据《辞海》等整理


(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
(2)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022-03-2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十年(2012—2021)历史高考真题(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7 . 代议制民主的产生和逐渐完善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分权制衡原则是美国宪法的核心,它不仅在于权力的分立,还在于权力的相互制约……按照分权制衡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属于国会、总统和法院三个不同的部门。但是由于各部门有其各自的运行程序,且各自代表不同的利益机构,三权在互相制约的同时,致使周转程序繁多,运作不灵,从而容易导致效率低下、职责不清。尤其是国会与总统之间,常常由于党派政见和利益之争而出现僵持局面,出现混乱拖延,处理事务不力的状况。

——摘编自尤维丽《论美国宪法中的分权制衡原则》

材料三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有许多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这些志愿者帮助美国获得了独立和自由后,回到依然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祖国……当凯旋的志愿者们无比兴奋地宣传美国时,也预示着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正如当时一家报纸所说:“在帮助美国13个州夺取自由之时,我们也在为夺取自己的自由做准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列举英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建构分权制衡体制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法国“巨变”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至19世纪英国、美国、法国、俄国、意大利、德意志和日本等主要国家最终确立的不同政体类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们拥有最高司法权。……而且还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历史》

材料三   1873年,新调整的议会开始了制宪工作。议会围绕着政体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直至18751月,国民议会才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摘自人民版《历一史》必修一


(1)材料一中“全新的政体”指的是?
(2)从材料二中描述的内容判断这部宪法的名称?该宪法具有什么局限性?
(3)法国1875年宪法只以一票的优势通过,说明了什么问题?
(4)与封建制度相比,资本主义有哪些不同之处?
2022-03-2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身份解放是指政治体成员在政治和法律层面不断走向身份平等的过程。英国人在身份解放之前就已经确立了核心民主机制,他们有条件在民主制度下通过改革从而逐步地、渐进地达成身份解放,这表现在直到1948年法律上对选举权的身份限制消失上。议席的开放性长期受限于财产资格,直到1847年,英国才产生第一位“工人”议员,而少数族裔的议员直到1987年才出现。而在法国1789年的大革命以后,法国的底层阶级才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早早拥有了最早形式上的投票权以及获得国家公职的机会。但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法国一直未能形成稳定的核心权力机制,直到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现代民主机制才最终确立;1962年,普选总统制的确立,使法国的宪政体制真正稳定下来。

——摘编自汪仲启《民主发展的逻辑:身份解放与机制建设基于对英、法、中三国的比较研究》


围绕材料主题,自行提炼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述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5-19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分裂危机,在社会、政治不同层面上均出现国民分裂为相互对峙的“两个法国”的现象。第三共和国政府致力于改革国民教育,希望将学校建设成为法兰西民族统一的熔炉,相继出台世俗化教育、统一学校教育、修订教学大纲等教育改革举措,践行从“一个祖国”“一个共和国”到“一个民族”逐层递进的教育理念,将爱国主义和共和主义思想教育融入民族统一思想教育之中,推动民族整合与国家整合同步进行,从而为现代法兰西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国家的构建与巩固奠定了历史文化和社会政治基础。

——摘编自曾晓阳《论19世纪末法国促进民族统一的教育举措》

材料二1927年后,中国革命势力进入赣南后发现,民众对宗族的认同度很高,对阶级、阶级斗争概念的认识程度则很低,这不利于动员民众加入“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斗争中。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为了在民众中建立起对革命的认同,苏维埃政府先是掌握学校的监管权,然后选择、组织契合革命所需的教育内容。去除民众宗族观念、在民众中建构起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革命意识形态是苏维埃教育的理想。但革命教育的理想遭遇了国共战争环境一系列现实因素的制约,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革命教育尽管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未能真正内化为民众的认同。正因为如此,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土改运动中,通过划分阶级来建构新政权的意识形态仍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摘编自李国强《中央苏区教育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法国推进民族教育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法教育变革的不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