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中华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上排依次出自浙江良渚遗址、山西陶寺遗址、河南殷墟遗址,下排依次出自四川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这可以印证中华早期文明(       

A.审美观念趋同B.多元一体C.南北交流频繁D.领先世界

2 . 图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鸟足神像,这件文物融合了三星堆文明、夏商文明的典型特征,也兼具了良渚、仰韶、石家河等文明的印记。这一文物印证了(     

A.区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国家初始形态基本具备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D.宗教蒙昧主义思想盛行
3 . 下表是关于中国古代彩陶起源的材料据此可知(     
序号内容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仰都村发现大量彩陶,他将其与东南欧、中亚的彩陶相比,发现有许多相同的地方。1923年。安特生在甘肃马家窑地区发现大量彩陶。并认为其早于仰都彩陶,进而认为中国彩陶是由西方经甘肃等地传入中原的。

1957年,中国学者对马家窑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马家富类型遗存叠压在类   似仰超文化的庙底沟类型遗存之上。学者认为仰都文化早于马家富文化近两千年。

A.历史结论必须经过考古证实B.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C.西方学者研究历史过于主观D.彩陶是由中原传往西部的
4 . 有学者说,在我国史前时期的各个文化区当中,中原有“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扮演了中华文明大熔炉的角色。该学者肯定了中原文化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     
A.产生时间最早B.居于核心地位C.发展相对独立D.体系最为完备
5 . 杭州亚运会的奖牌“湖山”将良渚文化的精美方形玉琼和圆形的奖章融为一体,体现了鲜明的良渚文化特色,而考古学证明中原地区无论早期的仰韶文化还是后来的龙山、二里头文化,都不精于玉器,多事彩陶、青铜文化为主,这表明(     
A.良渚文化与中原文化没有发生碰撞B.良渚文化比中原文化发达许多
C.良渚的文化是中原文化所不及的D.中华远古文化具有多元一体性
6 . 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广泛分布、多元一体的特点。下列叙述中能够体现出多元一体这一特色的是(     
A.姜寨聚落遗址有着比较丰富的陪葬品,但墓葬群的差别不大
B.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神庙址
C.陶寺遗址出土的彩陶龙纹被认为与红山文化的龙鳞纹有关联
D.良渚古城的城墙是良渚文化显露在地面上的最后遗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上古主要部落分布图,这反映出(     
A.中国历史已进入文明时代B.中华民族是多元交融的结晶
C.大一统政治格局日趋明显D.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8 . 在山东莒县陵阳河、诸城前寨、安徽蒙城尉迟寺等大汶口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出土的陶器表面找到不少刻划符号,这些符号有许多重复出现,又出现在多个相距甚远的遗址之中。这表明在大汶口文化兴盛的时代(     
A.早期文字系统已建立B.早期国家组织开始出现
C.刻符功能与文字趋近D.呈现多元一体文明格局
9 . 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北至黑龙江流域,南抵珠江流域,东起东海之滨,西达青海高原的地域内,均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此外,在迄今发现的多达七千余处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正式发掘的也有四百处以上。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     
A.呈现一体化趋势B.具有多元性特征C.依赖生产力发展D.体现兼容的特色
10 . 古代先民创造出多种不同的文化,如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是在大汶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原龙山文化是继承仰韶文化而来的一个文化系统。这突显了中华文明的(     
A.多源性B.统一性C.独立性D.差异性
2023-10-15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普通高中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