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发现以青铜雕像群为代表的古蜀文物,以及古城墙、古祭祀礼仪中心残迹等,证明了三四千年前的川西平原已具有了可以同殷商中原文明媲美的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文明形态。据此可以推断(     
A.古蜀文明水平高于殷商文明B.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特点
C.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D.古蜀地区是长江流域古代文明中心
2 . 以下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
B.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磨制石器
C.距今约五六千年时,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联盟首领
D.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经过几代学者的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项目的研究成果,已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据此可知(     
A.黄河流域文明起源较早B.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C.中华文明的多元化特点D.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是世界彩陶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发展序列最为完整的彩陶文化。下列是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物。这些文物可用于说明(     

A.当时跨地域文化交流频繁B.当时中国手工业水平世界领先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D.早期人民的审美逐渐趋于统一
5 . 在对三星堆遗址考古研究中,既发现大量与中原地区类似的青铜器和玉璋、玉琮、玉戈等,又有众多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神树等,其独特的祭祀行为,包括“燔烧”、器物分层等也十分罕见。这反映出(     
A.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B.古蜀文明已超越中原文明
C.华夏认同观念已产生D.早期国家深受神权政治影响
6 . 考古工作者曾在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发掘出一件文物“双面人形青铜神器”。这个青铜面具有着显著区别于河南殷墟文物的独特风格,但与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神似。据此可知(     
A.南方同属中华文明母体B.巴蜀文化传播广泛
C.商文化对南方影响较小D.南北文化交流频繁
2022-12-04更新 | 32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重庆巫山大溪文化早期受到了来自仰韶文化的强烈影响,晚期向北、向东发展,不仅分布范围扩大,而且在扩张的过程中与相邻的原始文化汇合,形成一些新的文化类型(如表)。大溪文化的发展演变表明(     
区域
类型

期别
川东鄂西洞庭湖流域汉水下游汉水中游鄂东
早期关庙山丁家岗油子岭
晚期大溪划城岗谭家岭曹家楼螺蛳山
A.石器时代各原始文化间交流频繁B.中国文明是土生土长的原始文明
C.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正逐步形成D.长江流域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区域
2022-12-04更新 | 338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考古发现,黄河上游齐家文化出现铜器,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有祭坛和玉礼器,北方草原的新石器文化则以细小的打制、压制石器为主要特点。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环境决定文明发展程度B.不同文化之间缺乏联系
C.中华文明具有多源特点D.中原地区长期居于领先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徐州新沂花厅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玉器。陶器多具有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部分陶器 及玉器等又具有良渚文化的特征;墓葬中既有体现大汶口文化的殉猪、殉狗,又有体现良渚文化的殉人。这可以实证石器时代的(     
A.文化交融B.部落冲突C.氏族联姻D.邦国扩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著名学者张光直先生指出,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中国各地史前文化互相分立。公元前5000年左右,新的文化出现,旧的文化扩张。到了约公元前4000年,这些文化彼此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了“共同的考古上的成分”,逐渐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这一观点表明(     
A.文化遗存分布广泛B.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D.中原文化处于核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