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盟誓的种类,包括建周过程中的战争动员盟誓、西周早期的分封册命盟誓和西周中晚期的诉讼判决盟誓等。此外,西周盟誓还形成了一套严格而复杂的程序,逐渐系统化、制度化。由此可见,西周的盟誓(     
A.促进了宗法分封的形成B.利于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C.确保了政治秩序的稳定D.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仪礼·丧服传》中记载,“君,谓有地者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贾公彦在疏解此句时也说:“是诸侯之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以其有地则有臣故也。……士无臣,虽有地不得君称。”这反映了周代分封制下(     
A.存在多级君臣隶属关系B.周天子的最高权力受到挑战
C.君臣之间标准混乱无序D.宗法制确立了权力传承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尚书大传》记载,西周时期,圭玉充当了对诸侯德行考核的结果,如果诸侯没有过失(主要指对周王朝服从与否),天子就会把圭玉归还于他,如果有过失,改过后才会归还,如果三年内不能得到圭玉,就会减免爵位,六年内不能得到就减免田地。西周这些做法(     
A.有利于加强君主的专制统治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分封秩序D.促进了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
2024-02-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殷商时期,各方国并不是国君在地方上的政权机关;周初分封,诸侯成为周王的臣子,诸侯国的政权机关即“公室”则变成了周王室在地方的政权机关。这体现出西周分封(     
A.形成了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B.增强了周天子的政治权力
C.建立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D.强化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周时,周天子称“王”。进入春秋以后,除周天子外,春秋早期楚国国君楚武王开始称王,晚期吴国、越国国君也称王。由此可知春秋时期(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分封制趋于解体
C.强化了家国认同D.政治中心向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西周王朝取代商代以后,对商代外服制加以改造和创新,形成封建等级制,同时实行宗法分封制,使周王室与姬姓诸侯形成大小宗关系,与异姓诸侯通过同姓不婚之制,结为姻亲舅甥关系。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削弱了贵族政治影响B.实现了执政权力的高度集中
C.完善了地方治理结构D.缓和了周王室与地方的矛盾
2023-11-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学者福山认为,夏、商时期的中国并没有完全形成明显的国家结构,周朝才真正具备国家形式的特征。周朝统治者对夏、商以来的氏族组织和血缘关系纽带进行了重大改造,变氏族为宗族,扩“亲亲”“长长”至“尊尊”“贵贵”,建立起了一种政治等级体系。由此可知,周朝(     
A.实现权力由分散到集中B.民族文化认同意识逐渐增强
C.社会发展出现重大变革D.政治建构呈现家国同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西周“义尊”铭文记载,周武王赏赐身边近臣“义”贝高达三十朋,这在当时是极为少见的。而“义”又是与商代王室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大族“丙”族的后裔。这可以用来说明西周初期(       
A.周王通过赏赐办法确立权威地位B.武王“因俗而治”以强化地方管控
C.礼乐制度是维系君臣关系的关键D.部分殷商贵族仍有较高政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周时期诸侯或王官第一次受命为王臣,包括诸侯及王官的后嗣如继续担任诸侯或王官,周王必须进行再一次的任命。只有经过周王册命的诸侯或王官的继承人,其身份和地位才是合法的。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A.保障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B.彰显了周天子的共主地位
C.维系了家国一体的统治格局D.强化了君臣间的契约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学者认为,甲骨卜辞所见商代诸侯,大部分是对“斥候”之类外派官员独立一方的既成事实予以承认的结果。而西周时期的大分封,则基于一种长远的战略规划,是为控制新征服的广大地区而采取的一项战略部署。该学者意在强调西周时期的大分封(     
A.降低了诸侯的政治地位B.使中央集权得以完善
C.缓和了贵族内部的矛盾D.有利于强化地方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