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表是文献中记载的西周中后期的历史事件。这反映出当时(     
出处事件
《国语》穆王将征犬戎……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国语》厉王说荣夷公……荣公为卿士,诸侯不享(供奉),王流于彘
《史记》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三年,乃相与畔(叛),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
A.诸侯争霸致使民不聊生B.宗法秩序瓦解
C.周王的控制力渐趋衰弱D.民族矛盾尖锐
2024-02-2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好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何尊,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是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县贾村镇。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这里的“中国”意指(     
A.主权国家B.普天之下C.邦联国家D.国之中央
3 . 据记载,西周在分封诸侯和新诸侯即位时,要举行盟誓活动;周天子每隔十二年还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盟誓活动。西周盟誓活动的目的是(       
A.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B.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
C.增强诸侯的责任意识D.扩大周朝的统治区域
2023-03-15更新 | 67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战国时期的封田食邑,随官位而转移,受官则受田,失官则失田,封土并非是世袭的,如楚相孙叔敖死后,其子遂贫困。这反映了(       
A.宗法制的瓦解B.分封制的崩溃C.井田制的确立D.郡县制的推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需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周王室手中D.必须严格地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制定了详细的朝觐制度,“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率长幼之序,训上下之责,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殆”。西周朝觐制度旨在(     
A.缓和贵族之间矛盾B.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C.优化官僚政治体系D.维系宗法分封秩序
7 . “周王给予地方诸侯的恩惠和优待明显高于在中央朝廷服务的王室官员,除了一些关系到王室利益的诸侯继位等事务外,没有证据显示中央朝廷曾试图干预地方封国的内部事务”。材料表明西周(     
A.宗法制巩固了封建统治B.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C.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君主专制政体正式形成
2022-09-23更新 | 3882次组卷 | 49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殷商王朝对于相对偏远的方国和部族,只要他们臣服,就允许其自治管理;而西周实行“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一变化体现了(     
A.周王对地方统治有所加强B.商内外服制度得到沿袭
C.地缘政治向血缘政治演变D.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2022-09-22更新 | 699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一书中指出:“所谓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区别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周王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B.政教合一C.君主专制D.等级森严
10 . 间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中国整个封建王朝的行政区划,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行政区划的变化体现了权力的转移。所有的这一切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不仅被元明清继承下来了也变成了今天我们当代制度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可以说,历史没有停留在过去,它从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囊括到现行的制度当中。

——摘自张国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浅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