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商汤灭夏之后,称颂禹“久劳于外,有功于民”,并且继续祭祀夏朝确立的土神。周武王灭商之后,封武庚(纣王的儿子)于朝歌(今河南淇县),以主殷商的祭祀。汤武旨在(     
A.减少政局动荡B.确立君主集权C.构建政治认同D.形成官僚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并举,实现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下述哪一史料记述能够体现这一特点(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
B.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孟子·滕文公上》)
C.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D.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2023-04-08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周至春秋时期,“公”主要指国君、祖宗,“私”主要指卿大夫,“公”“私”的价值色彩不浓;到战国时期,“公”则主要指国君和朝廷,以及公平、公正之义,“私”则主要指百官和普通民众,以及私心、私欲等。“公”“私”的指向和价值内涵的变化反映了(     
A.儒家观念影响增大B.汉字含义日渐丰富
C.君主专制逐渐确立D.宗法分封日趋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和后续战争征服了殷商统治区域,继而建立了周朝,并对文王之子、殷商遗臣、先贤之后,还有重要的功臣进行大批分封。周武王分封旨在( )
A.确立贵族世袭特权B.巩固西周的统治C.强化君主专制权力D.抵御蛮夷的扩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周初年,武王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域各为四百里“亲亲之义,褒有德也”;封姜尚于齐,“兼五侯地,尊勤劳也”;周初所封的诸侯有数百个,其中姬姓者五十五人,然其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A.稳定了政治局面B.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C.以同姓分封为主D.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6 . 有学者说:“在西周时期,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也不是后来人们理解的那样,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服从关系。它是一种不平等的但松散的政治经济关系,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该学者意在强调西周
A.家国一体B.中央集权C.权力分散D.天下为公
7 . 周公曾教导成王姬诵:“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要乱了。”诸侯向天子纳贡的制度依据是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8 . 中华古姓多源于图腾崇拜,自古就有“姓氏者,标示家庭血缘之符号也”。然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由此可知,商鞅的姓氏来源于
A.古老的商业图腾B.殷商的后裔C.秦王赐封的商地D.母亲的族姓
9 . 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地,称邶国。史书记载“殷民大悦”。后武庚叛乱被杀,原来属于武庚的封地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封给未参加叛乱的纣王之兄微子启,国号宋(见如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强化血缘认同B.维护社会稳定
C.实现贵族平等D.加强直接管理
2020-06-08更新 | 681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滨海实验中学、一百中学、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中学、同仁市第一民族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民族班)
10 . 商代方国臣民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这一变动
A.确立了贵族特权政治B.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D.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
2020-04-0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