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周代初期,人们特别重视兄弟情感,《诗经》中有许多关于兄弟情感的政治伦理咏唱诗,《尚书》中也有诸多周王以诏策劝勉兄弟间要“友”“和”“合”的记载。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血缘宗法政治体系的形成B.消除分封失衡产生的矛盾
C.鉴于前代兄弟不睦的教训D.维护王权独尊地位的需要
2023-07-04更新 | 33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周礼》中有“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焉。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王之主要妾)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寝。颁官分务,各有典司”的记载。这一现象(     
A.体现出西周君王奢侈腐败的生活B.反映了儒家对后宫治理的影响
C.表明王朝内统治秩序的持续稳定D.具有宗法社会等级鲜明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文献记载,商汤灭夏时,诸侯(方国)有三千之多;周武王时,(原臣服于商的)侯伯尚有千余。为此,西周初年的君王(     
A.积极开疆扩土B.宣扬“家国一体”
C.强化中央集权D.重申“华夷之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史记》记载,周族先祖古公亶父欲以少子季历继位,以便再传位给季历之子昌,故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昌正妻生子十人,长子曰伯邑考,次子曰发,但“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这反映出当时(     
A.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B.嫡长子继承制度尚未定型
C.皇位更替以贤能为标准D.统治者极力构建神权政治
2023-01-22更新 | 179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大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卿大夫婚礼中存在反马之礼,意即女方家在送女时要留马于夫家,男方对女方不满,可以将女方休掉,被休女子则可乘马回娘家;女方得到男方认可,则将马送还女家。该礼反映出当时
A.社会转型的阻力较大B.礼乐秩序受到了冲击
C.儒学伦理观根深蒂固D.婚俗受宗法观念影响
2022-04-01更新 | 39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商朝甲骨卜辞中有女性主持出兵祭祀的记载:西周金文关于出兵祭祀的记载则全是男性担任主持。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西周的宗法制度较为完善B.西周的礼乐制度更加规范
C.金文比甲骨文更具可信度D.西周对军事活动更加重视
2021-09-14更新 | 819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0届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题
7 . 如表为典籍中有关周代诸侯国姓的记载。表中的记述说明,周代
记述文献
“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娃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A.突破了血缘宗法关系的限制B.以地域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
C.地缘组织与血缘组织相统一D.分封制加剧了地域文化冲突
8 . 西周文献和金文中频繁提到了“孝”,主要含义有两重:一是对祖先的尊崇与祀奉,二是对生身父母的孝养。相关记载以前者为主,后者甚少。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伦理逐渐形成B.宗族是主要社会单位
C.血缘关系日趋淡化D.文字系统的发展完善
9 .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国家制度有以下特点:一、君统宗法化;二、封国宗亲化。下列记载中,能对应说明两者的是
A.“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同姓不婚”“贵族内婚”
C.“天下为公,选贤举能”;“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
D.“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分土建邦,子弟相沿”
10 .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亶父(周文王祖父)想把才能卓越的少子季历立为王位继承人,但是季历上有太伯、仲雍二兄,亶父深感为难。后来,太伯和仲雍在荆蛮死去,季历最终得立。该事例体现了
A.禅让制的现实性B.宗法制的变通性
C.世袭制的跨代性D.分封制的灵活性
2021-05-05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