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下面两幅漫画,反映了中国某一历史时代的社会特征。以下表述最准确的一项的是
A.反映了“一五”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
B.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右”倾错误
C.是对“八大”正确方针的彻底贯彻
D.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2020-04-0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2-2013学年高二11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2 .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已走过七十载。将下列选项字母与时间轴上数字相匹配。

A.抗美援朝开始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社会主改造基本完成       D.浦东开发开放

E.一届人大召开       F.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G.大跃进运动       H.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I.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J.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020-03-03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养猪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建国以来,我国养猪政策屡有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某地宣传壁画


材料二   1960年北京市民每月每人供应猪肉2两,为缓解这种情况,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出“白地霉”,将其置于淘米水中进行繁殖,厨师加上淀粉、藕粉和色素着色,做出红白相间、红烧肉状的“人造肉”。……之后,政府发布《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指出养猪应该两条腿走路,公养和私养并举,公养猪应该以小队和食堂为主,社员户养猪也应该鼓励。

材料三   中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是在1978年后,农业粮食产量逐年大增,特别是1985年取消全国生猪派购,开放经营之后,大大调动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全国养猪数量快速增加。至1992年,全国猪肉产量达2600万吨以上,人均猪肉占有量达22.5kg左右。大、中城市取消了“凭票吃肉”,进入“敞开吃肉”的时代。

——《中国养猪业百年来的成就与变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社”指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肥猪”壁画所反映的经济政策,并做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了解决猪肉供应紧张问题,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年后中国人能“敞开吃肉”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猪肉供应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 . 标语、口号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时代发展的特征。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标语、口号,正确的一组是
①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③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④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
2020-02-09更新 | 101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学历史试题
6 . 一位英国记者在参观了某个炼钢点后说:“这里草草建成4个奇形怪状的鼓风炉……人们有的用筐抬炉石,有的给炉子添火……有的用手推车运原料——不过在我看来从炉底掏出的成品,看上去和从炉顶倒进去的一样”。材料所反映的事件
A.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典范
B.追求分配环节的绝对平均主义
C.推动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D.严重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7 . 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2019-12-04更新 | 1150次组卷 | 30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9 . 下图是大跃进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它反映了
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C.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D.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
10 . 《人民日报》社论《把总路线的红旗插遍全国》提出:“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就一定能够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与这一评论关系最密切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掀起“大跃进”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