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然而,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走向富强;封建主义也设置重重障碍,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酷挤压的夹缝中奋力拼搏。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创造出不少令世人瞩目的业绩。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日、美等帝国主义和国内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打击,陷入绝境。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材料二: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后来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失误,更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尽管如此,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经过党和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十几年间,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到21世纪初,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以上均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1)根据材料一,指出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共同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
2021-10-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段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格内容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

内容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
社会经济背景恢复国民经济发展重工业推进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农业经营
制度变迁
家庭经营基础
上的合作经济
集体所有制下
的集体经营
家庭经营基础
上的双层经营
家庭经营基础上
的多元经营
农村土地制度农户所有集体所有集体所有、家庭承包集体所有、家庭
承包、多元经营
农业发展目标恢复农业生产积累原始资本保障粮食安全保障食品安全

——摘编自《中国农业经营制度:演变历程、问题聚焦与变革取向》


结合表格及所学知识,概括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特点,并说明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历史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史”。
2021-04-2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考后强化历史试题(山东卷)
3 . 经济政策的制定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许多国家,纷纷鼓励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为增加出口额而给予手工工场以扶植,包括政府津贴、授予特权、国家订货以及提供修路、疏河、建港等方便商业流通的条件等等。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世纪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认为,所有的人都为追求本身利益而生产商品。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所生产的商品满足了人们彼此的需求。他认为,这种自然秩序比人为秩序优越得多。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

——摘编自钱满素《美国文明》

材料五   1953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和西欧实行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2)根据材料三、四,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作出了怎样的调整?
(3)依据材料五指出中共中央提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理由,并结合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农民“组织起来”的史实分析其得失。
(4)结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你认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2021-05-2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新中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国家规定计划的基本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并以此为中心,进行财政、信贷、市场三大平衡和安排人民生活。在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到1957年年底,“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大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

——摘编自朱君奇《从计划经济的“兴、变、衰”看中国经济体制变迁》

材料二19521975年中国粮食产量

分类年份19521962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5
粮食(百万吨)195160194.5214218209211240284.5
指数9175911001029899112133

——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5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农夫五口之家……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摘编自晁错《论贵粟疏》


(1)根据材料一归纳,晁错认为农民“勤苦如此”的原因是什么?政府针对这一现象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


类别1843年1860年增长倍数
生丝1400担69000担49倍
茶叶13万担153万担11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村经济的变化。简述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三两幅反映建国后我国农村状况的图片。


图一农民踊跃报名入社


图二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图两次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核心内容。
谈谈你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关系的认识。
2021-07-1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謇主张:大生纱厂只是工商之事,如果“不兼事农”则“本末不备”。于是,1901年通海垦牧公司正式成立。《公司集股章程启》提出:“一务使旷土生财,齐民扩业;一为国家增岁入之资,收本富之利;一储通海小学堂、农学堂经费;一务使公司获最优之利,庶他州县易于兴起。”大生纱厂举其历年的积累之款,悉以入股。淮海实业银行,几以全部股本,经营垦植。鉴于当时日本棉商成为大生纱厂竞购通州棉的强劲对手,威胁着大生的原料供应乃至企业的发展。张謇主张“农产之重要,无过于棉”“广植棉产,以厚纱厂自助之力”。建议“久荒之地,听绅民召佃开垦,成集公司用机器垦种。……·国人能为地主而资力不足,外国人有资力,又有技术,而不能为地主,非合并而利用之,无以收化荒成熟之效,但须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自是以后的20多年间,数十万生计困难的贫苦农民纳入了农垦公司,开发利用沿海滩涂。

——摘编自殷定泉《论通海垦牧公司的历史功绩》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表

内容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
社会经济背景恢复国民经济发展重工业推进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农业经营制度变迁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合作经济集体所有制下的集体经营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双层经营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多元经营
农村土地制度农户所有集体所有集体所有、家庭承包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
农业发展目标恢复农业生产积累原始资本保障粮食安全保障食品安全

——郑淋议《中国农业经营制度:演变历程、问题聚焦与变革取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通海垦牧公司的经营方式及成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特点及意义。
2021-02-26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自由贸易与经济体制变迁

材料一   中国近代的自由贸易思想反对为了争进出差之正负而重征进口税,……在批判了关税壁垒以后,矛头直指清政府阻挠国内工商业自由经营的政策。谭嗣同认为,“凡谓以商务、税务取人之国,皆西人旧学也”,反驳“以通商致贫”的观点。梁启超极力称颂司马迁的自由放任思想,指责清政府与民争利。严复用自由贸易理论反对洋务派顽固坚持官督商办,因为保护这类企业的政策阻滞了国内商业的发展。

——摘编自袁明照、郭丙合《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前期自由贸易思想的特点,分析这种经济思想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   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定》,加快农业生产合作社建设步伐。1958年,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人民公社制度迅速在全国普遍推广。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乡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0年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讲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那种相对静态稳定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中国农村社会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变迁”进行解读
2020-09-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统测历史试题
8 . 养猪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建国以来,我国养猪政策屡有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某地宣传壁画


材料二   1960年北京市民每月每人凭票证计划供应猪肉2两,为缓解这种情况,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出“白地霉”,将其置于淘米水中进行繁殖,厨师加上淀粉、藕粉和色素着色,做出红白相间、红烧肉状的“人造肉”。……之后,政府发布《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指出养猪应该两条腿走路,公养和私养并举,公养猪应该以小队和食堂为主,社员户养猪也应该鼓励。

材料三   2018年4月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冲击等影响,今年猪肉供应相对偏紧,价格上涨较快。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印发,从促进生产、加快恢复、加强生猪产销监测、完善市场调控机制等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要求,相关部门都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2019年9月11日)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的“社”指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肥猪”壁画所反映的经济政策,并做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了解决猪肉供应紧张问题,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中针对猪肉涨价,中央政府采取的应对手段与六七十年代相比有何变化,理论依据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促进猪肉供应恢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0-07-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
9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规定。


(1)作为实物史料,材料一印证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事件分别使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3)材料三中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其有何“变”与“不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个人生命口述史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更在于每一个社会化的生命个体都是历史与社会、时间与空间的结点。以下是陕西佳县泥河沟村村民口述史的节选:

受访者:武继龙,1947年生,曾担任生产队队长

我十二三岁就开始过集体生活,16岁参加劳动算半个劳力,当时给5工分。

1962年,枣树大部分归集体所有。如果个人原先有枣树,那就留下两棵,剩下的归集体;如果原先没有,就将收归集体的枣树分两棵出来留给个人。这是为了让个人生活能有保障。

受访者:武买保,1955年出生,曾任村小学教师、村委会主任

1981年土地就承包给个人了,那是我们泥河沟重要的一年。在那之前都是集体经济,打的粮食按照人口还有工分分着吃。

2000年由乡政府推荐,通过佳县人民代表大会我当选为榆林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期五年。那时我是村长,1998年7月12日在戏台上通过选举成为村委会主任,2001年8月卸任。

受访者:武小斌,1982年出生,2015年任村委会副主任

泥河沟主要的变化就是从2014年开始的,最大的变化就是人的变化,思想上转变挺快的。来的人多了,泥河沟接触到外面的人也多了。

——摘编自孙庆忠《村史留痕:陕西佳县泥河沟村口述史》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口述史的史料价值。

2021-01-12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