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3 道试题
1 . 1958年新闻报刊宣传报道了——些未经证实的跃进“捷报”,如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某农场第一生产队亩产小麦8585斤的奇迹,广西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亩产水稻130434斤的奇迹,河南禹县日产生铁4396吨的奇迹。这些“捷报”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左"倾思想的不断扩展
C.“一五”计划的实施D.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展开
2 . 它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结果出现“赶英超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这场运动指的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6年2月8日,周恩来主持国务院第24次全体会议,讨论《关于目前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若干事项的决定》。他告诫大家:“不要光看到热火朝天的一面。热火朝天很好,但应小心谨慎。要多和快,还要好和省,要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现在有点急躁的苗头,这需要注意。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不可损害,但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

——摘编自《1956年周恩来因反冒进与毛泽东生隙》


(1)据材料概括周恩来对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十年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材料二   1993年2月制定《产品质量法》,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994年1月施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1995年6月通过《保险法》,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经济立法的作用。
4 . 大跃进的红旗渠被誉为“人工天河”,其干渠和支渠约1500公里,1960至1969年修建完工,参与民工7万人,先后81位干部、技工和农民献出了宝贵生命,削平了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解决了全县干旱问题。材料反映了
A.大跃进对生态平衡破坏严重B.中国人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
C.党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D.我国高指标左倾错误的泛滥
5 . 在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一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反映的是
A.一五计划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三大改造
2020-07-1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普通高中校201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各队正大搞工业集资,收集社员家中的废铜烂铁。我便把家里的一斤半铜麻线、旧铁犁辕子和父亲在世打铁用的大锤、大钳、虎头钳等都当作废铜烂铁支援……”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
A.彻底改变工业落后面貌B.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C.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发展D.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7 . 这场给中国社会、民族和人民带来重大灾难的事件已经过去60年了,这一巨大悲剧说明了如果人为地制造一个“乌托邦”将带来何等可怕的结果。材料所述的事件
A.是“左”倾错误的体现B.开启了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说明了三大改造局限性明显
2020-07-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64年,周恩来对美国作家斯诺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周恩来所说的“错事”是指
A.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B.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私有制
C.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急于求成D.将生产资料私有变为社会主义公有
2020-07-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20世纪50年代的“新民歌运动”中呼和浩特市决定在3到5年内收集50万首民歌;山西省提出一年要产生30万个“李有才”,30万个“郭兰英”,实现“村要有李有才,社社要有王老九,县县要有郭沫若”。由此可知
A.人民群众文学创作热情高涨B.基层民众文化素养显著提高
C.国民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国民经济建设遭遇重大挫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