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3 道试题
1 . 下图为《祖国在跃进》(中央美术学院集体创作1958年)。该作品
A.糅合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B.反映了人民期盼早日实现现代化
C.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D.表明了国家对美育工作高度重视
2 .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倡导建立大同世界,那里有公共医院、公共福利、公共教育、公共老人院和公共墓地,没有私有财产;同时他提出将妇女从厨房的劳作中解放出来。毛泽东就曾受到其影响,能体现在下列哪项运动中 (  )
A.农业生产合作社B.“文化大革命”
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3 .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二 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

材料三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在农、轻、重关系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设想?在其后的实践过程中又有何偏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利条件。
(4)综合上述材料,对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你有何认识?
4 . 20世纪中期,中国某著名科学家发表文章指出:“(如果)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可以利用的部分……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二十多倍!这位科学家的说法(  )
A.从科学的角度论证了农业发展的潜力B.揭示了农业生产与太阳能的内在联系
C.属于迎合当时形势的违心言论D.科学地指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5 .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图片出现在(  )
A.“大跃进”运动时期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 . 下表是福建省诏安县1953~1970年全县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此表格信息整体上反映了
A.国家注重工业经济的发展B.国家政策对工农业的影响
C.工农业发展比例日趋平衡D.“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2020-10-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漫画《大豆过江》, 画中标注“此画为1958年秋江苏农民朱会然和华君武合作完成”,配诗“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身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该漫画反映出
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快速发展B.“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C.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D.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
2020-10-09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漫画作品《我们正经历着马克思预言过的“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画中文字将传统神话中的“天上一日,地下十年”改为“人间方七日,山上一千年”,以高耸的烟囱,赫然屹立的炼钢炉遍布城中的钢铁架为象征。该漫画
A.意在为“一五”计划做宣传B.预示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夸张展示“大跃进"的成果D.真实再现了社会经济风貌
2020-10-07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1958年底,毛泽东在郑州召开部分中央和地方领导人会议,广泛讨论了人民公社运动中出现的问题。他说,在社会主义时期废除商品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我们不能避开一切有积极意义的诸如商品、价值法则等经济范畴,而必须使用他们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是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一个国家,商品生产不是要消灭的问题,而是要大力发展。这表明毛泽东
A.否定了人民公社化运动B.着手纠正一些“左”的做法
C.主张部分恢复资本主义D.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生于50年代》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历史纪录片,以下内容节选自该纪录片中的部分访谈者的回忆录。

《生于50年代》上集

陈丹青:从我记事开始。母亲就告诉我在我出生的那年,中国开始实行粮票、布票、油票这些东西,那么这些东西会让你有所期待,比方说到春节你就知道会有一张票可以去买鸡,然后有一张票可以买鱼、买肉,就是这种期待感。

陈丹青:当时宣传画、无线电里的广播,马路上敲锣打鼓的游行,都是讲大炼钢铁……所以我记得小时候.中班一群小孩坐那儿。老师一个一个问: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轮到我说时,我就缩在那儿,我就说:“我想当炼钢工人。

《生于50年代》下集

陈丹青:我想他们(50年代出生的人)是第一拨觉醒的人,然后也是第一拨摆脱意识形态和教条主义以后开始在各个领域比较理性地选择和实践的人。他们无可选择地存在于那个时期,在各个领域他们必须把路蹚开来,时代给了他们这个机会,然后他们也回答了这个时代。

——捕编自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生于50年代》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史料价值。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