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2019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工业产值高于农业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农业出现最低点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灾害的影响
C.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是因为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D.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是因为“八字”方针的实施
2019-03-12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2 . 1962年,中共中央制定“农村十六条”,规定“恢复社员的自留地,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担手工业的生产,开放农村集市贸易。”这一规定
A.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
B.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C.意在改变土地性质
D.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
2019-03-03更新 | 264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3 . 1962年,中共中央将原来并入国营商业的合作社商业和小商小贩逐步退出来,重新组成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同时,恢复社员自留地,鼓励社员经营多种家庭副业,开放农村集市贸易。这些措施表明
A.政府妥善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对立
B.原有体制弊端得到初步解决
C.国民经济调整注意发挥市场调节
D.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均衡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B.人口急剧膨胀
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019-01-30更新 | 2579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清考试历史试题
5 . 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起源
2019-01-30更新 | 2110次组卷 | 5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62年的《关于几年来宣传口号的初步检查报告》重点检查了1958、1959两年中的错误口号,包括“无煤也炼焦,无焦也炼铁”;“全省七天实现煤气化,三天实现超声波化”等。这反映出国家
A.已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B.彻底否定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C.全面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D.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冒进倾向
7 . 阅读“1956—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以1956年为基数)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表相关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分类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收入国民收入总额工业固定资产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棉花产量
1956年100%100%100%100%100%100%100%
1966年约200%194.4%近180%300%124%111%161.7%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已经走向成熟
B.周恩来、邓小平在经济领域进行有效调整和整顿
C.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曲折,但成就仍是主流
D.国际国内建设环境已经得到全面改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60年7月,李富春同志在研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提出要以“调整、巩固、提高”为基本精神。8月底,周恩来总理采纳了这一建议,提出在“调整、巩固”后面加上“充实”二字。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这一方针。强调“充实”意味着国家
A.改善企业管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B.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
C.压缩基本战线规模以充实轻工业
D.充实“大跃进”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
9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十年间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对图中“C-D”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大跃进”运动促使农业产值提升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C.国企改革推动轻重工业比例协调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效
10 . 下表是我国1961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
年份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6021.826.152.1
196233.830.336.3

A.新中国已经建成工业化国家
B.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C.农业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调整后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