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1960年,鞍钢公司创造出“鞍钢宪法”,指的是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规章制度,实行工人群众、技术人员、领导干部三结合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该制度体现了(     
A.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D.生产技术的革新意识
2 . 据统计,1963年后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了26.7%、20.1%和22.5%,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这缘于(     
A.中美关系的改善B.国民经济的调整C.三大改造的完成D.国企改革的推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6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35亿元,比1962年增长55%,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1963——1965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7%,超过了“一五”期间的速度。这种发展有可能得益于(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通知,削减行政级别三级以下干部的工资:三级降12%,四级降10%,五级降8%,六级降6%,七级降4%,八级降2%,九至十七级降1%。这一举措旨在(     
A.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B.调整经济政策应对经济困难
C.减少公共开支提高行政效率D.发扬党员风格树立节约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61年,全国全部基建项目经过缩减仅剩下3.5万多个,1962年又进一步削减为2.5万多个,其中基本建设投资由388.68亿元减为71.26亿元。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衰退中断了城市化进程B.“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
C.对国民经济实行了八字方针D.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主要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63年至1965年,我国城市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2.3%上升到2.9%,超过“一五”期间的投资比例。非生产性投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14.6%上升到20.6%。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C.国内基本矛盾出现变化D.将建设重点放在三线地区
2024-01-19更新 | 264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石鼓中学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60年,广东农民人均食用油月消费1.5两。洲心公社对农业生产管理进行了探索与创新,率先实行“超产奖励责任制”,被称为“洲心经验”,在全省推广,并上报中央。这种探索是为了(     
A.全面推行农业合作社B.打破人民公社化体制
C.解决农村的经济困难D.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62年,中共中央在出台的“农业十六条”中明确提出,农业生产实行“三包一奖制”(包产、包工、包成本),要求“责任到组、责任到人”,并逐渐出现了包产到户这一较受欢迎的生产责任制形式。这一举措旨在(     
A.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B.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支持
C.应对严峻的经济困难局面D.完善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形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统计,196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82165万亩,总产量14750万吨;1963年播种面积181165万亩,总产量17000万吨;到了1965年播种面积为179441万亩,总产量19455万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调整政策逐步实施B.工业化建设的普及
C.土地所有制度出现变革D.人民公社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62年初,湖南长沙的一些公社生产队自主探索各种形式的“联产记酬责任制”,湖南省委为此专门派驻工作组到生产大队了解情况,探寻乡村发展道路。这种探索的背景是(     
A.农业合作社已全面推行B.人民公社体制遭到否定
C.国民经济调整已经完成D.责任制利于解放生产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