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图为1960年的画作《争分夺秒》,表现的是夜间从事工业生产建设的一个瞬间,该作品体现了我国(     

A.工业体系已经完整建立,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C.现代化工业建设热情高涨D.百花齐放的文艺创作氛围
2024-05-0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1949—1964年上海、北京、天津、四川四地的职工人数变化情况。1960年代初四地职工人数减少主要是因为(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改变B.生产关系进行了超前的变革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反映了1959-1965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据表可知(     
   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
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75:2578:2266:3461:3961:3962:3863:37
轻工业产值与重工业产值之比(%)42:5833:6742:5847:5345:5544:5652:48
积累率(%)43.839.619.210,417.522.227.1
国家财政收支差额(亿元)-65.8-81.8-10.98.32.70.57.0
人均居民消费水平(元)9710311411711612012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3》,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3年版
A.经济调整成果逐步显现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D.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扩容
2024-04-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61年,上海工业企业开展“比学赶帮”活动,活动的主旨逐渐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从强调数量的多转变为强调质量第一。这一转变(     
A.促进了工业的有序发展B.遵循了七千人大会精神
C.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D.开始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2024-04-24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七)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58年9月,国务院决定自1959年起中央按照“总额分成,一年一变”核定地方收支,地方收入不再按照不同类别划分为地方固定收入、企业分成收入和调剂分成收入,地方支出也不再区别地方正常支出和中央专案拨款支出。该决定(     
A.是“左”倾错误的表现B.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C.把地方财政统一到中央D.旨在应对严重的经济困难
2024-04-17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五)历史试题
2024·江西·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1年初,党中央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又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指导”方针。农业方面的措施主要有改基本核算单位由人民公社为生产队、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一些地区曾推行包产到户,但被废止。工业方面,大力压缩基建、降低发展速度。1963年后,加快发展轻工业,并多途径提高技术能力、产品质量,进行“充实、提高”工作,采取措施重建了高度集中的中央管理体制,改变了1958年经济权力下放造成的混乱局面。在毛泽东“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指示下,借鉴资本主义托拉斯形式,组建了一批国有大集团,并取代政府机关直接进行经营管理。1965年(按当年价格计算)与1957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0.1%,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经济调整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经济调整工作的影响。
2024-04-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64年,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指出:一线大城市现有的续建项目不得扩建,尽早收尾;军工和机械工业能迁移的应有步骤地向二线、三线地区迁移;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不得集中在某几个城市。这一决策(     
①实现了工业结构的平衡发展②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③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需要④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4-04-09更新 | 30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如图为中国钢产量变化形势图(单位:万吨)。下列对图中③段中国钢产量变化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政府提供援助B.国民经济政策调整C.西方先进技术引进D.一五计划的实施
2024-03-2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国际粮食市场上,每斤大米大约相当于2—2.5斤小麦。据统计,中国在1961—1965年期间共进口粮食547亿斤,出口127亿斤,在这出口的127亿斤粮食中,除了少量的大豆、杂粮之外,绝大部分都是大米。中国此举(     
A.促使国民经济全面恢复B.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C.对外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是创作于1960年宣传画,其中左上角题款中有“保粮保钢”的文字。据此可知当时的党和政府(     
A.开始了全面的国家工业化建设B.已经认识到经济工作中的失误
C.基本完成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整D.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2024-03-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