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3 道试题
1 . 下表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部分年份的城市化率。导致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50195719601963
城市化率11.18% 15.39%19.75%16.84%
A.一五计划的影响B.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
C.三线建设的开展D.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2 . 1960年初,红旗渠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历时十年,大渠盘绕在太行山腰,逢山钻洞、遇沟搭桥,共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隧道211条。红旗渠的开凿说明(     
A.“大跃进”运动导致重大失误
B.“文化大革命”推动三线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发建设热情
D.国民经济调整使“左”倾错误得到有效纠正
2023-04-1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61—1963年,原先从农村招收的2500万职工被精简下放到农村,由此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人口逆向流动。同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减少4.8万家,相当于1960年全部企业数的44.8%。这表明党和政府(     
A.意在结束人民公社运动B.开始冲破苏联模式束缚
C.试图纠正“左”倾错误D.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
2023-03-31更新 | 615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自张践《历年出生人口(1949202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0—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变化的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时段,围绕“出生人口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5 . 下图是1964年创作的宣传画,图中两位纺织女工在研究生产。该作品旨在(     

《学先进赶先进》
A.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B.表明妇女是工业建设主力
C.倡导勤劳奋斗的社会风尚D.确立轻工业经济主体地位
6 . 20世纪60年代,我国调整工农业比例,从1960年的3.6: 1 调整为1965年的1.7: 1。此次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B.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C.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D.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油画《1959——大庆石油会战》,作者的主要意图是(     
A.表明民众对志愿军的支持B.强调人民公社的战略地位
C.展现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D.宣传一五计划的发展成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61年4月,陈云致信周恩来,汇报了在杭州、南京召集有关方面负责人研究化肥设备制造和生产问题的情况,计划每年竣工五个年产五万吨合成氨的化肥厂,同时开建五个厂,每年形成二十五万吨合成氨,相当于一百万吨化肥的生产能力 。这样的建设规模除美国有过几年外,其他国家没有先例。据此推知,这一计划的实施(     
A.落实了大跃进运动的精神B.改善了国民经济的布局
C.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D.推动了中美关系的缓和
2023-01-15更新 | 472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9 . 如图为中国钢产量变化形势图(单位:万吨)。下列对图中③段中国钢产量变化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政府提供援助B.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C.西方先进技术引进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2023-01-12更新 | 353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1960年与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与全国城镇人口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实行
D.“文化大革命”开展
2023-01-08更新 | 150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