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1962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会上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从建设“工业体系”变更为建设“经济体系”。这一变更
A.纠正了“大跃进”的错误B.标志着科学发展理念形成
C.有利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D.确立了经济发展明确目标
2 . 1962年春夏之交,安徽每10户农民中就有8户参加包产到户。甘肃、浙江、四川的-些地方,10户农民中有7户参加包产到户。广西龙胜、福建连城和贵州,10户农民中有4户参加包产到户。就全国而论,包产到户者已占全国农民总数的20%,即大约1亿人。这一时期的包产到户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B.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C.对所有制形式进行了大调整D.改变了农村人民公社体制
2020-04-30更新 | 32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如表能够反映出

A.建国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B.两次显著增长均得益于生产关系调整
C.社会动乱对经济领域冲击不大
D.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尤其突出
2020-04-1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用党内通信的形式写信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说:“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毛泽东此信件
A.表明了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评B.鼓励基层干部群众继续大跃进
C.有效清除了“左”倾错误影响D.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存在着问题
5 . 1961年4月,中国与加拿大签订了第一个小麦贸易协议;从1961年6月至1963年12月底中国共从加拿大购买了600万吨(价值约合3.62亿美元)的小麦。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缓和与西方国家关系B.缓解严重的粮食危机
C.保障工业化建设速度D.实现贸易的迅速增长
6 . 1960年11月初,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规定: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相当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基础,至少7年不变;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节约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等。该文件的发布
A.有利于扭转当时农村的经济形势
B.配合了工业领域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C.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快速持续发展
D.成为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
7 . 1961年冬季,湖南省将数百万亩冬闲田借给社员(大体每人可借三至五分)种植冬菜或冬种春收作物,收入全归社员。这一举措
A.进一步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B.表明当时己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改变了当时土地所有权的归属
D.有利于缓解农村中“左”的政策危害
8 . 下表1949~196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恢复和增长期
1949~1952年1953~1957年1963~1965年
工业36%19.2%7.9%
农业14%4.5%11.1%

出现表所述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利用市场调节手段
B.改变了所有制结构
C.改善经济结构比例
D.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9 . 下图分别为20世纪50、60年代建成的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这一变化旨在
A.调整国防建设布局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B.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C.落实中央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D.发展内地工业以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10 . 1962年初的七千人大会明确提出,当前全党要着重抓好的两项中心工作是大量精减职工和城市人口,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切实加强农业。并据此大幅度地加大了精减工作的力度,决定将中央财经小组原建议减少职工900多万、城镇人口1300万的计划上调为1000万和2000万。这说明
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B.人民公社化运动方兴未艾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完成
D.经济调整的工作正在展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