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1953~19571958~19621963~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
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

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结构现状
B.经济发展规律
C.国家经济政策
D.国际关系格局
2 . 1961年6月,中共中央对精减职工工作进行了部署。精减的对象主要锁定在“1958年1月以来参加工作的来自农村的新职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学徒和正式工),而原先就是城市居民的职工,不论新老,一般的都不精减”。这种精减安排意在
A.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B.稳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C.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D.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3 . 下表展示的是1952—1978年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
年份国民收入指数消费水平指数
全国居民城市居民农村居民
1952100100100100
1957153122.9126.3117.0
1978453177.0212.0157.6

(注:国民收入指数和消费指数均按可比价格计算,此表格出自《中国统计年鉴1993》)
A.国民收入主要用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B.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C.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
D.计划经济体制保证了国民收入持续增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61年,邓小平负责起草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企业对国家要实行“五保”;保证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数量;保证不超过工资总额;保证完成成本计划;保证完成上缴利润;保证主要设备的使用期限。由此可知,该条例的主旨是
A.减轻人民公社化带来的损失
B.稳定企业生产秩序
C.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右倾错误
D.消除计划经济弊端
5 . 表是我国1960-1965年工业总产值变化表。这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遭到了抵制
B.大跃进运动的影响难以消除
C.国家经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
D.文革严重阻碍了工业化进程
6 . 下图是幅拍摄于1960年流行全国的“支农”题材的合影照。该图反映了当时我国(     

1960年5月8日南通“七一”农机厂欢送首批支农同志留影
A.试图缓解产业结构矛盾B.具备创建乡镇企业条件
C.城乡平衡发展整体推进D.鼓励职工创业成效显著
2018-04-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18届高三4月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起源
2019-01-30更新 | 2113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6届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历史试卷
8 . 下表反映了我国1961年和1962年生产指标变化的情况。这说明当时
A.全国工业产量会剧下滑
B.政治斗争抑制了经济发展
C.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D.中央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大跃进”运动以后,毛泽东多次提出经济管理要还当分散。他说,“欧洲能够发展,就是欧洲有很多国家:中国人口比欧洲多,发展不起来,就是太集中,因此要分权。“毛泽东的这一思想
A.旨在推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B.促进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C.是想破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D.纠正了经济建设中右倾保守思想
10 . 1965年,中央直属企业增加到10533个,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2.2%,其中属于生产资料的产值占55.1%。中央直接掌握的财政收入由原来的50%提高到60%左右。这表明
A.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B.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均衡发展
C.计划体制弊端得到初步解决
D.政府强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