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1952~1978年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0%左右提高到44.4%。从“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状态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据此可知建国30年来工业化建设
A.使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扭转了近代以来落后局面
C.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D.计划经济禁锢了中国活力
2 . 下表是1961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后两年补充计划的报告》部分内容。此报告的批准表明当时
计划时间基本建设投资(亿元)钢指标(万吨)原煤指标(亿吨)粮食指标(亿斤)
1961年初16719004.364100
1961年底788502.742700
1962年42.37502.52900

A.重工业投资建设趋于停滞
B.农业集体化运动深入开展
C.“左”倾错误得到部分纠正
D.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
2018-12-11更新 | 4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2016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建国后,我国出现过两年多的时间内,2600万人浩浩荡荡的从城市退回到农村的现象。导致该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C.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西部三线建设的需要
4 . 下图是新中国人口发展变化曲线图。据图可知
A.经济状况好转促进人口增长
B.计划经济体制加快人口增长
C.传统生育观念影响依然存在
D.经济政策调整决定人口变化
2018-04-01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5 . 1965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产品收购工作中几个政策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完成派购任务后的第二类和第三类物资,允许公社社员个人在农村集市上出售,可以自己决定出售价格,可以买卖双方自由议价。此规定是为了
A.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
B.缓和计划与市场经济之间矛盾
C.运用新机制调节农民经济生活
D.彻底纠正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
6 . 1961年5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坦言,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精简下来的近2000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表明
A.国民经济结构实施重大调整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露端倪
C.第二个五年计划全面实行
D.工业建设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7 .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规定: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家庭副业……在不影响集体劳动的情况下,鼓励社员种好自留地,饲养少量的猪、羊和家禽……有引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这表明
A.农村中的人民公社体制被打破
B.“左”的路线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C.农业所有制形式出现重大变化
D.农村经济形势出现迅速好转
8 . 20世纪60年代初,虽然安徽因试行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受到中央的批判,但广西、湖南、河南、陕西、甘肃等地搞“包产到户”的各种信息仍不断传到中央。这反映了当时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成定局
B.民主政治建设遭严重破坏
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受到削弱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弊端重重
9 . 1961-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964年的14.6℅,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度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       
A.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人口减少
B.“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开展
C.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10 . 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A.加速“左倾”错误的继续泛滥B.违背农村经济的客观实际
C.部分突破人民公社体制束缚D.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尝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