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下列图表为1961—1965年我国经济发展数据表,以下各项能说明图表数据变化原因的是

——国民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A.三大改造的完成B.国有企业活力的增强
C.八字方针的实施D.家庭联产承包的实行
2020-10-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概况

时间著名企业企业所在行业的情况
1912-1927荣氏茂新面粉厂等面粉出口量从1914年的7万担增加到1918年的200万担,1920年更高达396万担。1914-1921年间,华商新办面粉厂100家。1922年面粉出口跌至13万担。直到1925年外资工厂工人罢工及抵制英、日货浪潮,面粉业走出低谷,继续发展。
1912-1927张謇的大生纱厂、周学熙的华新纱厂等华商纱厂资本从1913年的1423万元急剧上升至1921年的9842万元,猛增6倍。1922年后的情况与面粉行业极为相似。
1925范旭东创办的天津永利碱厂投产这是中国第一家碱厂。其产品红三角牌纯碱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进入日本市场,还打破了英国卜内门洋碱对东南亚市场的垄断。
1925上海华生电器厂、中国亚浦耳电器厂投产华生厂生产的华生牌电扇和亚浦耳厂生产的圆形绕丝灯泡畅销国内市场。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三架马车”的视角解析其原因。

材料二 下表反映的是1953-1965年我国投资变化的情况

1953~19571958~19621963~1965
投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
投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
投入其他部门资金(%)53.733.733.6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与前一个阶段相比,1958~1962年和1963~1965年我国资金在重工业和农业领域投入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0-08-0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某年,我国正式通过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针,即“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这一年应该是
A.1956年B.1961年C.1984年D.1990年
4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
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
南海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民族企业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历史事件或现象




(2)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经济现象的认识。(要求:将事件或现象的时间、名称、影响填入相应的表格内)
图片名称时间影响
示例:图三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图一
图二
图四
图五

2020-04-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下表中数据变化的解释准确的是
A.“三大改造”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B.“大跃进”运动提高农业和轻工业产值
C.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二·五”计划后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2020-04-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形成并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先进精神。下列红色精神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是
A.雷锋精神B.红船精神C.长征精神D.延安精神
2020-03-2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7 . 读如图,依据李四光提出的科学理论,建成投产的重大项目是
A.AB.BC.CD.D
2020-03-1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60年代前期,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重点放在西南、西北。1965年,开始了以成昆、湘黔铁路,攀枝花、酒泉钢铁厂和重庆工业基地为主的铁路、冶金和其他重工业建设。这一战略决策的作用是
①有利于改善国民经济布局   ②提高了国家的国防建设能力
③推动中西部地区社会发展   ④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02-2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9 . 某位先进模范人物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他是
A.雷锋B.王进喜C.邓稼先D.焦裕禄
2020-02-2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开始后,中国开始了艰难的复兴之路。

梁启超认为中华民国前十年的发展“已经可观”,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基础。


(1)请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保罗·肯尼届在《大国的兴衰》中写道,自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的年增长分别为10%和3%左右,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6%。



中国1952~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2)1953~1983年这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整体很快、中间也经历了几次波折。请从下列两个问题中任意选择一个作答(两个都答只判阅第一个)。
I.结合史实,概括中在时期I的经济发展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II.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时期II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020-02-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