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1962年6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通过《农村人民工作条例》,确立“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土地权属模式。该模式的特点:第一,公社规模大为缩小,平均大约只有原来土地和人口的三分之一。第二,生产队是个大约有20户家庭、100人的组织,其规模和结构形式相当于过去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对当时的“左”倾错误进行彻底清算
B.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C.农、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已趋合理
D.对农村的生产关系和有关政策进行局部调整
2021-05-14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2 . 到1962年底,我国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6.2%,结束了三年连续下降的状况;市场商品供应有所缓和,全国物价稳定,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农轻重及工业内部比例失调的情况有所改善。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B.“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C.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D.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3 . 下图的数据反映了

——摘编 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A.“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体系基本形成B.“大跃进”运动推动了工业高速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关注人民生活的改善D.工业建设方针和政策始终保持理性
4 . 如图1与图2是新中国部分年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结构折线图。图1到图2的变化说明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B.国民经济调整效果显著
C.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D.社会主义建设起步稳健
5 . 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段时期,流传的口号各有特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50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3年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1958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①口号都体现了浓厚的革命色彩
②经济建设的探索合理有成效
③国家建设面临复杂的内外形势
④不同时期口号时代特征明显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1-05-09更新 | 235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作于 1959 年的《猪多肥多粮产高》的宣传画。该宣传画
A.说明农业机械化取得成就B.讴歌了社会主义新风尚
C.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D.真实再现当时农村状况
2021-05-08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1961年1月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强调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适当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和降低重工业发展速度。这反映当时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已初步确立B.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发展农业以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建设D.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8 . 1960年,安徽省公布“评工记分、包工包产”的方案后,南新庄群众纷纷利用庄前屋后的空地扩种瓜菜,以弥补口粮之不足,家家赶修厕所,大搞积肥,户户筹划养猪,添置农具,农村生产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材料反映
A.农村经济管理的调整探索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农村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D.城乡经济差异有了显著改善
9 . 1961年中共中央采取措施,尽可能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适当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要求有计划地精简和下放国营企业、事业和行政机关的职工,以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这一措施
A.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实现B.加速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C.有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D.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公有化程度
2021-05-02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所示为1960年和1979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比较。材料可用来研究中国
日本巴西西德中国
1960年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亩)638358.12
供养人口(人)66133.15
生产谷物(市斤)2813256183601897
生产肉类(市斤)40315132839
1979年负担耕地(亩)1132914.91
供养人口(人)178493.17
生产谷物(市斤)46933656366132009
生产肉类(市斤)510399683956

A.农业政策调整的紧迫性B.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C.农业生产发展的渐进性D.农村经济改革的可能性
2021-05-01更新 | 9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