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是英国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种植业、畜牧业等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园艺业等新兴农业都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这一时期,英国农业人口数量相对稳定,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产量日益增加,品种也呈现繁多的趋势。圈地运动进入了议会圈地的阶段,打破了农业在公共领域发展的障碍当时农业体制的变化、农业技术的革新以及与农业相关行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农业的繁荣。

——摘编自张梦醒《论19世纪中期英国农业的繁荣》

材料二   下图是新中国工业化初期阶段农业发展情况。



——摘编自《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

材料三   “三农”问题是关乎国家发展命运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要保持强农惠农富农的力度,保持认识高度、重视程度的良好势头,始终将“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并贯彻落实。

——摘编自李奕颖《习近平新时代“三农”观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农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初期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我国新时代农业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2023-05-07更新 | 33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20世纪70年代初,铁道兵指战员和铁路工程建设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相继建成成昆铁路、湘黔铁路、襄渝铁路。此外,贵州六盘水、四川宝鼎山等大型煤矿,甘肃刘家峡、湖北丹江口等水电站纷纷在建或建成。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在于(     
A.科学技术的突破B.国民经济布局的优化
C.全面整顿的推行D.国家战略决策的调整
3 . 上世纪50—70年代,被誉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的鞍钢共向全国300多个单位输送干部和技术工人12.5万人,并为各地代培干部、技术工人和实习生11万多人,支援了武钢、包钢、酒钢、攀钢等钢铁公司的建设。这一举措(     
A.有利于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建设B.保证了“大跃进”运动的顺利开展
C.推进了新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D.顺应了改革开放工业化的建设需要
2023-04-03更新 | 490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3·广东揭阳·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0年代初,美国策动对中国的贸易及物资管制,东南亚华侨冒险向国内引种了橡胶等被禁运的战略作物,周恩来称此举“比带回金子更宝贵”。1959 年,“厦门华侨热带作物试验场”成立,华侨引种工作将主要精力放到引种高产粮油作物上。据此可知(     
A.我国外交转向良性运转B.民间力量瓦解了对华禁运
C.国家中心工作发生转移D.厦门经济特区的雏形初现
2023-03-29更新 | 378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练)
5 . 1958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而建设的北京十大建筑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工人体育场、民族文化宫等。这批建筑体量巨大,但从筹建到竣工仅用时十个多月,建筑风格采用了西方古典主义或苏联风格,同时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这批建筑的建设(     
A.说明中国已突破西方的外交封锁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成就D.表明国民经济恢复已基本完成
2023-03-23更新 | 343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64年下半年开始,辽宁省的很多企业出现了人员调动、技术援助或整体搬迁的现象,如沈阳东北制药六厂的麻醉药品车间和人员,迁往宁夏中卫县,利用一个下马的铁厂作为厂址进行生产;抚顺铝厂的纯硅车间和人员,迁到贵州都匀,建设成贵州纯硅厂,为机械工业提供纯硅原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A.说明了辽宁向全国各地援助B.实现了工业布局的均衡发展
C.是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D.有利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023-03-18更新 | 29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作出“调整一线,建设三线”的战略决策,遵循“分散、隐蔽、靠山”的指导原则。很多三线企业坐落在交通不便、远离原材料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的地方。据此推知,三线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经济发展B.调整国家工业布局
C.完善经济发展链条D.应对国际紧张局势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中期,面对云谲波诡的国际局势,出于对国内工业布局不平衡、不合理的担忧,中共中央在分析时局之后作出了实施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三线建设于1964年正式启动,由大、小三线建设两部分组成。大三线建设主要在内陆西南和西北地区展开,国家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投入了2000多亿元巨资,建成1945家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此外,还有“小三线”建设项目广泛地分布在全国除港澳台和西藏之外的28个省区市的腹地。三线建设横贯三个“五年计划”,其调整改造一直到21世纪初才结束,对我国的国防安全、经济布局、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出于备战的需要,小三线建设在建设期间始终处于保密状态。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三线建设才迎来了调整改革的新阶段,官方对小三线建设的报道才逐渐增多。如果仅仅依靠公开的官方档案资料来对小三线建设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绝对是不够充分和全面的。小三线建设民间文献作为中国当代民间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小三线建设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和平台。小三线建设民间文献大致包含厂志、日记、工作笔记以及小三线建设亲历者的自印本回忆录等,这些都是研究小三线建设不可多得的文献史料。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有威《多维视角下的三线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线建设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三线建设民间文献的史料价值。
9 . 由于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的军事挑衅加强,中国在工业薄弱的西部地区展开三线建设,建设内容以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实施了数千个建设项目。三线建设(     
A.杜绝了战争威胁B.改善了工业布局
C.健全了工业体系D.改变了经济结构
10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完成了《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基本科研任务,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电子计算机等重大成果。上述成就的取得(     
A.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主要依靠苏联对中国的技术支持
C.与“科教兴国"战略相辅相成D.加速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国际化
2023-02-12更新 | 27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