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解放军官兵连同随军家属等共计十万人,齐集黑龙江,在一片过去地图上都没有名字的荒原上建立了国营农场。经过军民数十年的努力,昔日的荒原变成了“北大仓”。“北大仓”的形成(     
A.反映了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B.属于三线建设的重要成果
C.解决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D.推动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2024-03-03更新 | 276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中国西北半壁曾有过辉煌,在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以前,中国绿洲与中亚绿洲沿路商旅络绎不绝,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然而,唐宋以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南重北轻的格局,南方逐渐超过北方。1500年以后,随着东南和华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空间经济发展格局由南北框架逐渐转换为东西框架,西北草原丝绸之路的地缘优势丧失殆尽。近代以来,随着列强侵华的不断加深,中国沿海港口城市次第开放,近代的铁路和公路运输使得沿线城镇迅速发展起来的同时,改变了传统商品市场的格局和劳动力的地区分工,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畸形发展。20世纪30年代,新兴工业百分之七十以上集中于沿海各省,从战时经济学的视角观察,此种工业布局极不合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于地缘政治风险和国家战备的考量,中央政府制定了偏向内陆的工业布局指导思想,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正是在这一工业布局指导思想的安排下,彼时国家投资明显向内陆倾斜。 1952~1978年间,内陆地区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其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已由31.9%提升至40.1%。

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东部快、 东北和中西部慢的不平衡增长格局。针对区域发展差距带来的突出矛盾,中央政府适时提出了完善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和东北振兴战略(2003年),加上最早提出的东部率先发展战略, 国家关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初步形成,有望藉此塑造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摘编自冯建勇《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胡焕庸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空间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历程,指出民国时期工业布局存在的隐患。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为了改善经济发展格局而做出的努力,谈谈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5年的农业科学实验工作会议推动了农业科学实验运动向科学研究的方向发展。会议要求大力发展样板田,把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交给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农业科学实验运动不但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还可以消除农民心中科学的神秘感,“破除资产阶级和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摆脱指挥生产的盲目性和摆脱催收催种的被动状态”。群众性科学实验的推广成为农村干部的主要工作内容。1965年,全国农技推广站职工达76560人,70%的农技人员都深入基层大办样板田。1966年,农业科学部门参与的样板田近1000个,在样板田长期蹲点的农业科学研究人员约占全国农业科学研究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

——摘编自刘洋、周嘉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研究》

材料二   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于2012年全面启动以来,广东省政府采取落实建设资金,规范项目管理,奖惩并举等措施,积极推动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国家下达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1510万亩,占全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39.36%。实际立项1727.68万亩,超过国家下达任务的14.4%……从成效上看,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于改善项目区耕地的灌溉与排水条件,整修田间道路与农田防护工程,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等作用明显。

——摘编自仇大海、吴国华《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20161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业建设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2024-02-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下表为1952年、1978年我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指标。农业的这种巨大变化主要反映了(       

类别

年份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马力)机械耕种面积(万公顷)机电灌溉面积(万公顷)化肥施用量(万吨)农业用电量(亿度)
1952年2513.631.77.80.5
1978年1597540672489.5884253.1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B.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的贯彻D.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2023-11-28更新 | 1888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列出了著名科学家华罗庚1955年11月参加的部分活动。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26日上午参观苏联展览馆的计算器,后到科学院开会
下午主持外国科学家学术报告会
27日晚上参加外事活动
下午报社来人约稿
晚上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开会
A.科教水平迅速提高B.国际学术交流密切
C.科技人才受到重视D.科学精神得以弘扬
2023-11-28更新 | 1613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所示为1918年至2022年国内某钢铁企业的发展大事记。

·1918年,官商合办的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19年,设计年产8万吨铁、6万吨钢的龙烟铁矿公司的石景山炼厂由北洋政府主持投资建设,政府首脑悉数入股;全部采用美国技术装备,设备国内领先
·1922年,石景山炼厂因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施工停滞而不得不延期投产
·1938年,日军侵占石景山炼厂,并对其实行军事管理。日占期间,石景山炼厂共产铁26万余吨,其中23万余吨被运至日本本土
·1945年,被国民政府接管
·19496月,成为解放区第一家恢复生产的现代钢铁企业
·1952年,生铁(年)产量增加到34.2万吨,超过该厂19201949年的累计总产量,当年的产量名列全国第二
·1956年,提前16个月完成国家“一五”计划规定的工业总产值指标
·1958年,在全国首创“基本建设投资大包干”
·1979年,采用37项国内外新技术建成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高炉并投产
·1980年,自主研发的顶燃式热风炉技术出口卢森堡
·1981年到1995年,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承包制”
·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授予投资立项权、资金融通权和外贸自主权;同年,创办了中国工业企业第一家银行
·1994年,年钢产量已达824万吨,成为行业“全国冠军”
·20032010年,企业主体开始逐步搬迁至唐山重新投产;2010年,老厂区全面停产
·2022年,老厂区部分工业遗址经改造后,成为北京冬奥会竞赛场地之一

——据《中国国家历史》杂志社官方网易号专栏文章整理

材料呈现了一个大型民族企业的百年发展历程,其中蕴含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诸多启示,围绕“企业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炼一条或多条启示,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那时候,中国的奇迹有很多,林县的红旗渠,南京长江大桥、八万座大中型水库,大江大河的治理;成渝铁路、成昆铁路、三线建设、两弹一星、首都十大建筑、许多重大科技突破、建立中国工业的基本构架……奇迹数也数不清。这些奇迹(     
A.得益于人民长期凝聚形成的巨大力量B.大多数都诞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有力推动新中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D.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8 . 如果以1963年全国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为100.0,到1978年全国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平均达150.44,而同期的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太原的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平均达268.54。到1980年,贵阳、昆明、兰州都已经发展成为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三线建设的开展B.城镇化发展迅速
C.改革开放的深入D.西部开发的推进
2023-09-24更新 | 599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12月学情调研(必修)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下·安徽蚌埠·阶段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安徽红星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19649月,华东局决定开展安徽省小三线建设。
196512月,省机械厅决定,以合肥开关厂为班底厂负责筹建。筹建处设在合肥,规划中是军火工品厂。
19663月,开工建设,选址于霍山县诸佛庵。
1970年初,基本建成。
19705月,通过国家鉴定委员会鉴定,转为批量生产。代号国营9374厂,红星机械厂,霍山县202信箱。红星厂主要生产各种军火工品,与其他单位配套。
1984年,开发新的民品,射钉紧固、精细化工、紫铜管三个系列。
1985年,民品总产值首次超过军品。
19701985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295万,实现利税938万。
1985年底,职工1120人,工厂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
1990年,红星厂生产的射钉弹获兵总优质产品奖。
1992年,迁合肥。原址移交当地管理,厂办被改成了村委会办公楼。其他厂房被出租给许多小企业使用。
2009年,工厂正式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并更名为安徽红星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安徽军工集团。

——据《安徽红星机械厂厂史》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6-13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含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园、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出科学概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概括从领导力量、方向道路、发展方式、民主政治、精神文化、社会公平、生态文明、全球治理、文明境界等方面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要求,是我们党对我国和世界现代化发展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理论。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6-0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