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初期的江苏扫盲运动

冬学最早是陕甘宁边区农民在冬季农闲时节开展的一种“文化翻身运动”。从1949年到1951年.江苏农村掀起了村村办冬学、人人上冬学的高潮。1949年冬季开展的以政治教 育为主的冬学运动,此后,冬学教育以识字教育为主。祁建华原为解放军西南某军区的文化教员,速成识字法是他在部队干部和战士学文化过程中创造的一种识字法。为了加快推进 农村扫盲工作,1952年,南京和苏南、苏北地区都在冬学班内推广“速成识字法”,江苏省委 机关报《新华日报》就于1952年6月刊登一首歌曲《学文化》,用以宣传速成识字法。1955 年,江苏省教育厅和团省委指出.“全省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已经到来……我们必须用革 命精神开展一个群众性的扫盲运动。”1956年,江苏各地成立扫除文盲协会、作为专门的扫 盲机构,配合教育部门开展工作。“一人百字”运动是这一阶段江苏扫盲运动达到高潮的重 要表现。何谓“一人百字”运动?就是动员大中小学师生利用寒假和暑假参与扫盲运动,号 召一个学生负责教会一个亲邻认识100个字,鼓励教师参加扫盲业务辅导工作。大中小学师生的加入,壮大了扫盲队伍,加速了扫盲运动的进展。

——摘编自包竞成《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农村扫盲运动历史考察》

结合材料,以“识字·塑造农村新社会”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14更新 | 2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大联考三模历史试题
2 . 科学教育

材料一   中国科学教育发展简表

11867年,江南制造局办机器学堂,讲授物理、化学等课程。此后,格致书院(1876)、中西书院(1881)等新式学校皆设理化等课程,进行科学教育。
21904年“癸卯学制”把物理、化学、植物、动物、矿物、生理、地学等列为教学科目。
3新文化运动中,学者主张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并训练科学方法,“科学的教育化”和“教育的科学化”结合,成为科学教育思潮。
41923年的初中课程中,科学课程占到必修课的40.2%;普通高中课程中文科的科学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23.1%,而理科则高达44.2%。
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其中自然科学的专门研究人员不超过500人,专门研究机构仅有30多个。
6195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组成。“向科学进军”激励了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发展。
71963年,毛泽东提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8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号召“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
91994年独立科研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分别达到5860个、3000个和11656个。1994年底,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达1865.9万人,是1978年的4.3倍。
101995年国家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提升,2020年已经达到60.2%。
122016年,习近平回信鼓励八一学校学生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2023年,习近平勉励育英学校学生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
132019年专业技术人员增至7839.8万人,是1994年的4.2倍,是1978年的18倍。
14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包括: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筝。

——指编自上官云《中国科技实力逐步增强》等

材料二   19912021年中国专利授权数量(单位:万件)

——据《辉煌70年》和《十年伟大飞跃》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划分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阶段并概括阶段特点。谈谈你对当今“科技人才”与“创新型国家”关系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阶段发展
20世纪20年代初动画片传入中国,一经面世就得到大批观众的喜爱。
1920—1930年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短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后,力作不断, 反响热烈。
1931—1945年万氏兄弟拍摄了20多部短片,包括呼吁团结抗击侵略的《同胞速醒》《精诚团结》,提倡抵制日货的《血钱》《国货年》等。
1946—1956年建国初,动画创作人员发展到200多人。动画电影发展迅速, 其中《神笔》和《骄傲的将军》开启民族风格先河。
1957—1966年民族风格发扬光大,涌现出《渔童》等中国风貌的作品。
1977—1986年1978年后,全国建立了几十家动画片拍摄基地, 工作者们的热情重新高涨,动画片数量增加,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等方面,都有新探索,在国际上确立了“中国学派”的地位。
1987—2000年市场经济大潮中,动画短片产量和质量大幅下滑,国产动画未能找到发展之路, 其间只有《宝莲灯》等寥寥几部佳作。
2001年以来2004 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 将发展动漫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截至2019年6月,已有20多部国产动画电影票房过亿元,如《大圣归来》《熊出没之原始时代》等。

——摘编自张先云《从“中国学派”到“中国风”——综观国产动画片的发展历程》

从上表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4-03-24更新 | 150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约有人口5.5亿,那时的文盲率高达80%。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开展扫盲教育。国家为推进扫盲运动,编印了大量的农民识字课本,其中部分课本的目录统计大体如下:


——摘编自张鹏《1950年代上海郊区农村扫盲与农民思想文化教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推进扫盲运动进行阐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不断成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开设了马列主义课程,明确了高等教育为工农开门,为生产服务的方向。从1952年起,教育部规定大学从一年级开始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成立教研室。另外,批判了"通才"教育和理论脱离实际的思想,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1952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院系调整。综合大学由49所调整为14所,工业院校由28所增加到38所,农业院校由18所增加到29所,医药院校由22所增加到29所……1958年又建立了一批新的工科院校。到1966年以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基础学科、技术学科、社会学科、艺术、体育、外语、师范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

——摘编自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


根据材料,围绕高等教育的发展拟定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12-2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高考五省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表节选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百年发展历程:
时间发展状况
1920年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建立。学校的创建,与俄国在中国建设中东路有直接关系,建校的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按俄国的教育模式办学。
1935年学校完全被日本人接管,改用日语授课,指定招收中、日籍学生。
1937—1945年学校完全转入接日本方式办学阶段。日本人给木正雄任校长,直至1945年8月离任。
1950年中共中央堂告哈工大完全由中国政府管理,并指示哈工大“应着立招国内各大学理工学院的讲师、助教和研究生。”
1951年教育部在《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改进计划的报告》中明确了哈工大的办学方针和任务:“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哈工大在改造扩建的基础上,进入了大建设、大发展、大提高阶段,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科研工作有很大的发展与提高……这一时期称为哈工大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51~1957年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生数量的构成比重情况表(%)。

1949年前最高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7
合计100100100100100
工科17.831.634.837.737.0
农科6.66.26.96.17.7
林科1.61.11.21.4
医科7.713.913.013.711.1
师范13.511.916.518.826.0
文科10.57.87.16.74.4
理科6.45.15.05.86.5
财经11.416.511.56.42.7
政法24.42.82.01.81.9
体育0.40.10.20.50.7
艺术1.62.51.91.30.6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表格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国留学的情况。

阶段目的地总人数学习的主要领域
1950~196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1.6万以理科为重点
1972~1978年美、日等49个国家13万学习和研究外国语言
1978~2000年80多个国家34万以物理、化学、医学、计算机、数学和机械工程为主
2001~2011年103个国家,但大部分集中在美、日、英、澳、加等190万以商务管理、工程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为主

表中内容能够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国留学情况的多种变化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019-07-0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高考(通用版)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练习卷: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和转变。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民国时期的中学课程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接受、改革了原国民政府、教会、私立学校和文教机构,接受外国留学生来华,推广使用简化汉字,强调教育与劳动结合,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1978年以后逐步下放教育管理权,大力发展农村和民族地区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据金铁宽、吴式颖主编《中外教育大事年表》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江西师范大学校史摘要

1940年10月31日,国立中正大学在江西泰和县杏岭正式创立,直属教育部领导。蒋介石发来“训词”,原则上规定实施“文武合一”,“政教合一”的三民主义大学教育。

1945年1月底,因日寇进攻,学校撤离泰和,搬迁至宁都长胜。

抗战胜利后,学校暂迁至南昌西郊望城岗,1946年元月7日,正式复课。

1949年5月22日,解放军开进校园,学校获得解放。

1949年8月,“国立中正大学”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出于“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的需要,9月6日学校成立了“南昌大学改革委员会”。

1950年2月14日,学校迁至南昌市城东青山湖畔的老飞机修配厂。

1951年5月28日,中央教育部批淮南昌大学设立师范部。

1953年学校进行院系大调整。此次调整中,南昌大学数学系43人调入中山大学,生物系51人调入中山大学,理学院物理系48人调入武汉大学,文法学院文史系39人调入武汉大学,俄文系及俄文科144人调入武汉大学。调整结束后,学校改名为江西师范学院。学校性质亦由综合性大学改为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

“文革”开始后,学院大量老师被下放。1969年1月,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下令撤销江西师范学院,以之为主体,并入同时撤销的江西大学之政教、中文、生物三系和江西教育学院,成立“井冈山大学”。

1972年11月6日,撤销井冈山大学,恢复江西师范学院。

1976年恢复高考和招生。

1978年,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3年江西师范学院升格更名“江西师范大学”

2002年12月24日,学校隆重举行了瑶湖校区奠基典礼。


解读上述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