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防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1964年10月,美籍华人赵浩生教授兴高采烈地在国外的报纸上写道:中国的惊喜和自豪是无法形容的。在海外中国人的眼中,那菌状爆炸是中华民族的花朵。赵浩生教授的兴奋缘于(       
A.“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提出
B.中国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大跃进”提升国民经济生产总值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2 .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 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下列对 新中国进行“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实施理解正确的是
A.得益于中苏建交的有力推动B.反映了新中国开始关注科技的投入
C.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D.主要目的是为加强新中国国防实力
3 .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这段颁奖词是“感动中国”节目组用来称赞
A.杨振宁B.陈景润C.钱学森D.李四光
4 . 安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与下列四位安徽名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1主张无为而治,被尊为道祖,著有《逍遥游》
②图2是同光时期声名赫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被称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
③图3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遵义会议后,与毛泽东、周恩来—起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④图4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曾说:“钱学森无论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这个家伙离开美国!”下列选项最能反映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的是
A.
B.
C.
D.
6 . 下图是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行的“号外”,头版新闻报道的引题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大成就,对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该报道的主标题可能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C.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D.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7 . “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在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里的“它”指的是成功发射了
A.“长征一号”航天运载火箭
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C.“神舟5号”飞船
D.“神舟7号”飞船
8 . 2016年“两会”指出,今年是中国航天大年,新火箭新飞船升空,同时还有新的发射场启用等。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国历史上曾拟定了57项重点任务的科技发展规划,其中特别强调发展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重点项目:

这一规划最有可能制订于
A.新中国建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
C.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初期
D.科技体制改革实行之后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的所有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

材料2: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3: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认为中国不仅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材料4:“神舟七号”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处于航天技术前沿,使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大跨越,飞船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和材料2概括我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原因。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3中,袁隆平用什么科学成果解决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

(3)以上材料中体现的我国科技成就产生了什么影响?

10 .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理由是她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③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
④载人航天取得突破性成就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17-12-01更新 | 346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建水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