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防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据统计,共有26个部、委(院)和20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千家工厂、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联合起来,共同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进行科技攻关、设备制造和材料生产。可以说,“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全国大力协同、集智攻关的结果。由此可知,“两弹一星”的研制
A.造福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B.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和科技实力
C.维护了地区以及世界的和平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了中国科学院,1961年提出了“科研十四条”。1964年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了导弹核武器;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2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这些史实说明(     
A.市场经济有利于科技繁荣B.我国科技完全领先世界
C.“文革”推动了科技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势
3 . 中国核司令程开甲说:“我永远忘不了过去中国人被人看不起、受人欺侮的滋味。有了原子弹,中国人才真正挺直了脊梁,我们为核武器而献身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国家能硬邦邦地站在世界人民面前!”这说明新中国研制核武器旨在
A.顺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B.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C.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目标D.加快工作重心的转移
4 . 在朝鲜战争期间,中国频频受到来自美国的核威胁。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给新中国建设提供一个安全环境,中共中央决定研制
A.电子管计算机B.航空母舰C.原子弹D.载人航天飞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为了使祖国的国防强大起来而无私奉献了一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增强了我国国防力量的重大成就是
A.第一艘核潜艇正式下水B.首次成功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C.“两弹一星”研制成功D.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6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抵制核大国的武力威胁、核讹诈、核垄断,中共中央果断决定:
A.研制“两弹一星”
B.启动“希望工程”
C.制定“863”计划
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7 . 毛泽东在1958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原子弹,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10年工夫完全可能。”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
A.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C.美苏等国家对原于弹的垄断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8 . 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
A.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
B.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势力
C.占据和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
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9 . 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费电的,现在就是把中国的所有的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只要苏联有了核武器就行了,不必我们大家都来搞它”。这段材料表明
A.核武器虽威力大,但是中国不必有自己的核武器
B.当时中国与苏联是亲密无间的兄弟国家
C.中国必须自力更生发展核武器
D.中国当时不具备研制核武器的条件,也不用研制核武器
2018-12-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民乐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袁隆平培育出“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18-11-07更新 | 251次组卷 | 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