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防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率,1946年至19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同时,海陆空立体交叉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信息技术产业已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第四产业。科技革命造成的新的技术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1953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即提出技术革命思想,主张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并推广到国防建设中,以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巩固人民政权的双重目的。他们重视工农业领域的生产技术变革,也强调理论科学研究,同时反对用行政力量强制干预学派争论,保证科学技术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发展。1956年,《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在计算机、自动化、无线电和核技术等领域提出57项重大课题。同时在企业和农村,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活动广泛开展。

——摘编自刘则渊《论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政策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科技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2 . 下表为1956年新中国制定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部分内容。据表可知该计划(     
主要内容四项紧急措施
国防专项单列自动化、半导体、计算机和电子学
与军事相关:“自然资源““燃料和动力““机械制造““新技术““仪器、计量和国家标准”
直接以国防和军事要为标:“两弹一星”工程
发展方针:“军事用为主民用为辅“

A.体现当时的国家意志和生存现实B.适应于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
C.忽略了民用科技发展的国情要求D.打破了美苏两大国的核垄断
2022-08-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了中国科学院,1961年提出了“科研十四条”。1964年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了导弹核武器;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2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这些史实说明(     
A.市场经济有利于科技繁荣B.我国科技完全领先世界
C.“文革”推动了科技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势
4 . 下表呈现了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由此可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
时间科技发展战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优先发展军事、重化工业以及尖端技术
20世纪八十年代初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20世纪九十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
A.优先满足国家的安全保障
B.依据特定时期的国家需求
C.彰显意识形态的鲜明导向
D.突出服务民生的大局意识
2021-11-19更新 | 2298次组卷 | 36卷引用: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蒙古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华社电:“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这次成功是指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我国实现
C.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升上了太空
6 . 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7 . 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为了
A.加强国防力量
B.提高国际地位
C.建立科研体系
D.服务生产发展
2017-02-24更新 | 280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