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涌现出无数典型和英雄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在收集到的下列两件历史资料(图1和图2)中,哪一件更能印证活动主题,请说明理由。

(2)为更深入的进行探究,搜集到如下三份资料,请对其史料价值进行评估与说明。
序号类别内容
日记王进喜在日记中写道: “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上只能记差距。”
书籍《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
电影《创业》(以劳动模范王进喜为原型),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年。


(3)根据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时代精神的形成背景。

王进喜大事记

1923108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家庭
童年时期6岁拉着双目失明的父亲出去讨饭:10岁就进山给地主放牛
1949年一1950玉门解放后,他通过考试在玉门老君庙钻探大队当上了钻工,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19564王进喜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10王进喜赴京参加全国群英会,看到国没油烧而背着“煤气包”的公共汽车,感慨道: “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
19603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他主动请缨,带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到达大庆,之后与工友们日夜奋战,甚至跳入泥装池控制井喷,被誊为“铁人”
1969419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从此, “铁人王进喜”随着“大庆油田”的名字传遍中国和世界
19701115因胃癌在北京逝世,享年47岁
2024-03-2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 .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涌现出无数典型和英雄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在收集到的下列两件历史资料(图1和图2)中,哪一件更能印证活动主题,请说明理由。

图1 王进喜跳入泥浆池控制井喷

(1960年)

图2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中国人民邮政发行

(1972年)


(2)为更深入的进行探究,收集到如下三份资料,请对其史料价值进行评估与说明。
序号类别内容
日记王进喜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上只能记差距。”
书籍《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
电影《创业》(以劳动模范王进喜为原型),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年。

(3)根据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时代精神的形成背景。
王进喜大事记
1923108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家庭。
童年时期6岁拉着双目失明的父亲出去讨饭;10岁就进山给地主放牛。
1949年—1950玉门解放后,他通过考试在玉门老君庙钻探大队当上了钻工,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19564王进喜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10王进喜赴京参加全国群英会,看到因没油烧而背着“煤气包”的公共汽车,感慨道:“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
19603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他主动请缨,带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到达大庆,之后与工友们日夜奋战,甚至跳入泥浆池控制井喷,被誉为“铁人”。
1969419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从此,“铁人王进喜”随着“大庆油田”的名字传遍中国和世界。
19701115因胃癌在北京逝世,享年47岁。

2024-05-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7 中国现代史 非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3 . 时代风貌与时代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还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百年史,就是一部党领 导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历史。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奋斗通过①红船精神、②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③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及④西柏坡精神等革命传统精神凸显出来。在新中国成立至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通过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 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及“两弹一星”精神等建设精神彰显出来。

——摘自迟成勇《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内在品质》

材料三  河南林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经过多 年苦战,开凿出“人工天河”红旗渠,1965 年实现了总干渠的通水。劳模张买江 说:到现在石壁上还保留着当年的豪言壮 语“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苦战有头,苦熬无头”。

《王进喜日记》中写道:“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

材料四  2020 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比 2015 年增长 10256 亿元,稳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0.2%。知识产权产出居世界前列,通过《专利合作条 约》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一些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若干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2020 年我国发明专利一 共授权 53.9 万件,同比增长 17.1%。其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申请保持快速稳定 增长。在过去五年,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申请由 2016 年的 0.24 万件增长至 2020年的 1.44 万件,年均增长达 57.1%。2020 年,提交申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企业数量达到 5600 余家,超过上年数量的 2 倍。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和《辉煌 70 年》等


(1)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具体史事,从材料中标示的①②③④任选一种精神,说说你对此革命精神内涵的理解。
(2)依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建设者表现出来的时代风尚。结合所学,举例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2023-01-0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北京专用)03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雷锋日记》

材料雷锋(1940 1962年),共产主义战士。7岁成为孤儿,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关怀下学 习、工作;1959129日,提出参军申请,一个月后如愿入伍;1962年,意外身亡。图8 示为他于1959128日写的一篇个人日记。



雷锋日记

“一个革命者,当他一进入革命行列的时候,就首先要确立坚定不移的革命人生观。 ……树立这样的人生观,就必须注意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处处为党的利益、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具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风格。……要能够为党的利益,为集体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否则就是个人主义者,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


提取材料中的关键词,围绕“坚定不移的革命人生观”的观点加以阐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美术工作者“作为革命事业的战斗员之一”,必须无条件地深入到工厂、农村、兵营,“从新的社会生活中选取典型性的事件和人物”,作为新作品的主题。自从毛泽东发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一直成为我国革命文艺工作者所拥护、所遵循而为之奋斗的坚定不移的方向”。从1961年起,中国经济步入五年调整期。在崇尚英雄和典型模范的时代,钢铁形象的隐退和工人模范形象的缺席,急需新的形象给予填补以带动经济发展。1964年1月,文化部慰问演出团来到大庆,中央美术学院教师马常利被分配在王进喜钻井队下属的一个钻井分队, 他与钻井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并被钻井工人的艰苦生活和火热的生产场景深深震撼。回到北京后,他根据收集的大量素材,创作了第一张表现大庆石油工人形象的油画作品—《大庆人》。


从艺术上看,大庆石油工人形象是对中国工人阶级形象的成功塑造,是新中国美术史中很重要的一页。其作为新中国建设题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用新的视觉形象开启了又一轮图绘工业建设的热潮。

——摘编自武杰山《毛泽东时代美术中大庆石油工人形象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常利的油画《大庆人》创作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常利的油画作品《大庆人》的价值。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人说他“一个人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他曾说:“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用报国,我的根在中国。”他,就是钱学森。

钱学森在于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同年10月处美留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钱学森得知这一消息,知道中国急需科技方面的人才建设祖国时,他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渥生活回到中国。由于美国政府的阻,直到1955年钱学森才完成艰难的归国略,1958年正式入党。回国后,钱学森立即投入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开发工作。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1954年出版《工程控制论》。1956年,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他带领着科研人员,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国难,用4年时间研制发射成功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又用4年研制成功中近程导弹,此后又用两年时间,于1966年使我国有了导弹核武器。短短10年,我国导伴核武器得到了飞发展,取得举世马目的成就,身于世界强国之列。钱学森一生不忘“振兴中华”的诺言,他一生成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成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替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人民出版社《初心一共产党员纪念册》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钱学森“一腔热血只图报国”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阻挠钱学森归国的目的。谈谈钱学森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1949年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1960年,面对国家建设急需石油的燃眉之急,一场声势浩大、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在东北萨尔图草原打响,王进喜有幸加入战队。来自全国各地几万石油大军一下子涌到会战现场,生活和生产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王进喜则喊出了为革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他带领1205钻井队的几十名硬汉,人拉肩扛卸运钻机,盆端桶提运水抢开钻,只用5天零4小时就打完了大庆会战的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在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了井喷。为了制服井喷,王进喜顾不上腿伤,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井喷被制服了……房东赵大娘看到王队长累不垮、压不倒,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就对工人们说:“你们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号就叫开了。当时的会战工委发出了“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为大会战立功”的号召,一时间,一个学铁人做铁人的热潮在油田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摘编自《铁人王进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进喜“铁人精神”的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铁人精神”出现的时代背景。

8 .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追寻历史人物的踪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1:史学家司马迁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于经济活动,他认为“‘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泛指开发山泽资源的人)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1)根据材料,概括司马迁的主要经济观点。

人物2:科学家钱学森

1950年,旅美科学家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1955年,在新中国的外交斡旋下,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国外评论家指出,“钱学森的归来,使红色中国的‘两弹一星’提前了20年”。

(2)结合所学,分析美国阻挠钱学森回归祖国的原因;概括我国取得“两弹一星”成就的历史意义。

人物3:一位普通的中国青年

美国《时代周刊》在1984年4月30日的杂志封面上刊登了一位普通的中国青年的照片,他手里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图中的英文为:“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

(3)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分析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可能会在中国看到什么。

2018-01-1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7单元 单元检测-学易试题君之K三关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