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8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在戴高乐看来,法国若要在世界上重振雄风、再现辉煌,就必须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并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法国对现存秩序提出挑战,试图冲破两极格局,跨越对立联盟谋求大国地位。……与此同时,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苏联阵营中的中国与法国有着相同的处境,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日益提高,反苏情绪严重。1964年1月27日,法国冲破西方世界对新中国的封锁,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伊始,世界局势处于动荡之中。密朗特总统认为,冷战结束曾经被视为借中国抗衡美苏,保留提高法国大国地位的政治战略目标不复存在。相反,西方价值观在东欧、前苏联地区的得势使法国一部分相信西方价值观应主宰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法国对华进行制裁,中止了法中政治对话和高层往来,冻结了两国军事方面的合作,纵容反对中国的活动。1995年希拉克当选法国总统,2002年连选连任。希拉克在任期间曾四度访华,是与中国保持最密切接触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之一。他致力于发展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要体现在“共同责任精神”,宗旨是“和平与进步”。中法关系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志成、袁婷《法国对华政策的历史演进:从戴高乐到萨科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建交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结束后中法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法关系变化的因素。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尼克松就任总统后,结束越战是尼克松政府在外交政策方面优先考虑的问题。1969年1月12日,《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查默斯·罗伯茨分析道:“竞选运动巴经很清楚地表明,绝大多数美国人要求从越南脱身,”为了能让美国“体面”地从越南问题中解脱出来……美国与中国的和解将会为华盛顿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杠杆。1969年,中苏边境发生武装冲突、尼克松和基辛格希望通过利用两个社会主义大国间的矛盾,以及“与中国和解”所形成的威胁来对苏联进讹诈,这基本上成为尼克松政府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则。

——摘编自李丹慧《冷战国际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推行“与中国和解”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与中国和解”政策。
3 . 1950年5月,中国外交部交际处安排周恩来总理拜会了印度首任驻华大使潘尼迦,这是中方给予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大使的特殊礼遇。1951年1月,毛泽东主席还出席了潘尼迦举行的印度国庆招待会,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使团活动。这些外交举措(     
A.打破了西方国家外交封锁B.立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推动了亚非会议成功召开D.有利于开拓外交的新局面
4 . 【历史现象的背后】

材料

时间参会国家(地区)及客商展品宣传形式及其它
195719个国家(地区)共1223人参会,其中港澳采购商1021人。我国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也有各种日用轻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传统工艺品。以新闻单位发表消息和文章为主,各交易团、陈列馆在接待参观中发挥宣传介绍作用。
197282个国家(地区)的14598位客商参会,日商到会踊跃。丝绸、童装、皮草、空心胶囊、饮料罐头、瓷器、烟花、刺绣等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外电评论:“中国正运用供求关系的概念,以世界市场能负担的最高价格出售他们的产品。”
198696个国家(地区)的31717位客商参会。以“中国生产”和“中国制造”为主。序厅中的领袖画像换成宣传画《迎宾花篮》,宣传改革开放。
2013210个国家(地区)共20万客商参会。大型机械、车辆、电气产品及计算机、通讯设备等智能化展品。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向全球采购商开放,实现采购信息直接对接。

——摘编自陈韩晖等《广交会——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生与发展》


历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1957—2013年广交会的历史变迁,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时期自拟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3-20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动物在中国的外交领域还发挥过重要作用,尤其是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动物外交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表现
苏联19541959年,北京动物园与苏联国家动物园动物交换频繁,每年23次,1957年中国送给了苏联一只大熊猫(平平),后又送了一只大熊猫(安安)。1960年至1962年仅与苏联进行了10余次动物交换,甚至还不如1957年一年来的频繁。
东欧中国首次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进行访问,并交换给匈牙利布达佩斯动物园1439只动物,交换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动物园510只动物。
印度印度作为第一个非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于1953年赠送给中国儿童一只雄性亚洲象(阿萨)。1954年,周恩来总理向尼赫鲁回赠了梅花鹿两只、丹顶鹤两只和金鱼100尾,此后双方就没有了动物互赠。
美国1972年赠送给美国大熊猫外,中国还在1973年赠送给法国两只大熊猫(黎黎和燕燕),1974年赠送给英国两只大熊猫(晶晶和佳佳)。

——摘编自张恩铭《简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动物外交活动》


据表格材料,提炼观点,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3-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1970年6月,毛泽东在会见非洲外宾时谈道:“我们愿意跟你们非洲站在一个行列。就是亚非拉,第三世界嘛。我们把自己算作第三世界的。”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的发言中,向全世界阐述了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的着眼点是(     
A.重返联合国B.改善对外关系C.提高国际地位D.反对霸权主义
7 . 1972年以后,中央批准了国家计委关于从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化工、化纤、化肥成套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报告。国家利用这些设备建设了一批包括三线地区的四川化工厂、四川维尼纶厂、湖北化肥厂等大型企业。中央此举(     
A.得益于中国外交环境的改善B.意在解决经济建设失衡的现象
C.促使三线建设方向发生改变D.保障了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现

8 . 从100多年前李鸿章提到中国的“现代化”,到今天“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引起我们无尽的思索

材料1:1896年9月3日,应邀访问美国的李鸿章答《纽约时报》记者问。

美国记者: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

李鸿章: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我的好朋友格兰特将军曾对我说,你们必须要求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物,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

材料2:1979年1月31日下午3时在布莱尔宾馆内,全美三大电视网及公众广播网各自派出记者,齐集一处,与来美访问的邓小平面对面进行了长达30分钟的精彩答问式采访。按照安排,邓小平首先向美国人民发表简单讲话:

“我感谢美国三大电视网及公众广播网给我提供这个机会,使我能通过电视屏幕与广大的美国观众见面。我首先向伟大的美国人民致以亲切的问候。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现在,中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这就为我们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敞开了美丽的前景。……我这次应卡特总统的邀请,前来访问贵国,肩负着三项使命:一、向美国人民传达中国人民的情意;二、了解美国人民,了解你们的生活,了解你们建设的经验,学习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三、与贵国的领导人,为发展两国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的问题,广泛地交换意见。

1.李鸿章提到的“欧美资本进入清国”大体发生在(     
A.鸦片战争爆发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门户开放“政策推出后
2.李鸿章提到的“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在他访问后实现了吗?试举例说明。
3.请为邓小平讲话中“我们两国(中美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提供两则证据。
4.以下图片,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佳见证是(   

A.1971年4月首访中国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登上长城的合影       

B.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   

C. 1979年1月,邓小平与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的阳台上挥手致意
5.请结合这两次访问时的境况及访问后的历史演变,谈谈你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看法。
2024-01-15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4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列传》


材料二1965年2月,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访华,请求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并告诉中国领导人,这条铁路对于坦赞两国和其他正在争取独立的非洲国家的特殊意义。周总理明确表示,中国愿意援建坦赞铁路,“铁路建成后,主权是属于你们和赞比亚的”。对于援助非洲,毛泽东主席曾这样表示:“先独立的国家有义务帮助后独立的国家。”……坦赞铁路接轨通车并进行试运营,“把中国和非洲这两个各自寻求独立自主国际地位的国家和地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成为非洲解放的“自由之路”和中非合作的“友谊之路”。

——摘编自刘鸿武、林晨《中非关系70年与中国外交的成长》

材料三长期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而中国高铁具有运营里程、经验和建设成本领域的优势……中国高铁“走出去”,能够改善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减少当地的贫困人口,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相应贡献……高铁属于低碳环保型交通工具,中国高铁及其相应装备“走出去”有利于降低能耗,降低全球气体的排放,也同样有利于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高铁出口将有力改变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局面,促使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变,从而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国家软实力。

——摘编自施张兵《新丝绸之路时期的中国高铁外交研究》


(1)根据材料一,从史料载体的角度指出其史料类型,并分别分析其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援建坦赞铁路所体现的此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非之间加强友好合作的重要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重要意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国际影响力与国家软实力”在高铁领域的表现。
2023-12-2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2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10 . 1972年,新中国于“重返”联合国后不久便参加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周恩来批示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设立一个环境保护办公室;次年,直属于国务院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它们成为国家环保局(后改组为生态环境部)的前身。这一进程说明,新中国(     
A.积极组织开展多边外交活动B.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C.外交突破推动治理体系发展D.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的变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