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对下列图表中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变化原因的解读,正确的是
1953~1980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A.①个体农业经营落后B.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③自然灾害的影响
2 . 1982年中共中央第一个“1号文件”,决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②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 . 国外媒体评价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新中国的第三次土改”,主要是因为它( )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B.实现了土地私有向集体所有的转变
C.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
D.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
4 . 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A.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
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C.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
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
6 .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因是(     
A.农业合作社的兴办B.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7 . 历史上各国政府都重视经济政策的制定,以促进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我向你们,也像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 300斤
800斤
200元

①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经济政策?制定该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②材料二中的新政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它有什么特点?
③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8 . 2009年11月,安徽小岗村村主任沈浩去世,胡锦涛总书记致慰问电。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率先
A.撤销生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土地私有制D.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2016-11-27更新 | 8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其措施之一是废除人民公社体制。那么,人民公社体制在中国先后存在约
A.10多年B.20多年C.30多年D.40多年
10 .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农治国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到今天,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耕织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下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的局部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
主要耕作方式各是什么?
材料二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政府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推行这种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我国政府在农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我国政
府在农村实行的改革措施分别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6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天津市南开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