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1978-198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单位:元)
年份197819801982
纯收入133.6191.3270.1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24-01-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某杂志设计了纪念特刊如下

版块史实
版块一:
改革开放的起点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版块二:
经济体制的探索
11980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21983年,全国农村实行①______的生产队已经达到93%
3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4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②
版块三:
开放格局的形成
版块四:
综合国力的提升
1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22005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3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夺得世界超算冠军
42017年,“复兴号”高铁首发
5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版块五:
理论建设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中特刊版块二的信息①②补充完整;
(2)请为特刊版块三补充内容。(要求:写出两条内容必须与版块名称相吻合)
(3)请为特刊新增一个版块。(要求:有概括性的版块名称及两条相关内容)
2024-01-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83年, 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均产值比 1978 年增长了30. 6%, 平均年增长 5. 5%, 大大高于1978 年以前平均增长 1. 29%的速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4 . 下表是1978—1982年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78年

1980年

1982年

年人均纯收入(元)

133.6

191.3

270.1

A.经济特区广泛建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沿海港口城市开放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农村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这一改革(     
A.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C.仍坚持分配中的平均主义D.仍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这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史料二   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



(1)史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所有制的根本改变。
(2)史料二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3-01-23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南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巨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序号史实
1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展开
21980年,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3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4___①___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5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我国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7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

8
___②__年10月,中共十五大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9___③____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阅读上表,填写空白处所对应的时间,找出符合“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主题的史实序号(按时间顺序)。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11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2)根据材料,以“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崛起”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2023-01-13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 并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最终解决贫穷落后, 才能最终解决农民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

材料二1978年后,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立即改变。……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 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农业支持工 业、农村支持城市”政策的条件。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变 化。
2023-01-09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年时中国的大后方(含川、滇、黔、陕、甘、湘、桂七省)仅有工厂 237 家,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开展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将沿海工业向内地迁移,共计内迁工厂448 家,机料7.09万余吨,内迁技工人数1.2万余人。……到了1942年时,渝、川、康、湖、桂、滇、黔等西南地区和西北的陕甘地区的工厂数占全国90%以上,尤其渝、川、湖最为密集。

——据陆婷《抗战时期工业内迁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下面材料出自一位农民的日记。

1981年10月23日

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当晚,本组人员聚饮。

1985年5月10日

本村许多青年到城市里打工,有的去禹城市棉纺厂,有的去平原县造纸厂,有的还去了

深圳等南方沿海城市,那里有许多外国企业。听说技术很先进。有的回乡里,学人家自己办企业了。我也想出去闯闯。

1992年12月3日

孩子表哥从国营企业回家,说现在工厂叫公司了,厂长叫董事长,还入股分红。

1999年4月17日

早上 8 点,到禹城农机大世界,我花 5800元,买一台 18马力大轮“新湖”牌拖拉机。11点就到家了,别人见了,投来羡慕的眼光。

2005年12月22日

县里开人代会,电视直播,王县长承诺免费放电影、办图书馆等八件事。件件暖心。

2006年1月1日

国家对咱农民格外照顾,就连农业税都不交了,老百姓敲锣打鼓放鞭炮。

——摘编自:人民日报《农民日记见证乡村变迁(我的亲历)》


(2)指出日记中反映的农民身上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基于以上分析,谈谈你的认识。
2023-01-06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探索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19521990年粮食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年份1952195819591961196219841990
产量16392200001700014750160004071243500

材料二   1992年,邓小平对深圳等地视察发表南方谈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在政策先行优势削弱的情况下,在全国各地开始的新一轮“招商引资”大赛中,深圳由于可以利用的土地有限、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有限,输给了后起的内地城市。大量技术含量偏低的“三来一补”加工型企业纷纷流出。正因此,在全国其他地方大肆进行“招商引资”时,深圳却果断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

——摘编自《科技日报: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


(1)材料一表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各呈现怎样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政策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地方政府打破经济发展困境的措施以及90年代深圳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内有利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如何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