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春天,当人们还在为能不能实行包产到组争论休时……由于社员们的坚持,也由于县委的默许,小岗的包干到户在那一年终于“不合法”地实行了。

——陈锡文、马苏元《巨大的变化,深刻的启示》

材料二   1983年,在全国风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深圳南岭村却将4个生产队合并在一起,利用集体力量,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业、商贸业,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到2004年,农村集体经济部收入达2.3亿元,人均纯收入14万元,集体固定资产10亿元,实现了全村人的共同富裕。

——摘自《新华网》

(1)指出材料一“包干到户”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深圳南岭村农村改革的特点,并指出其本质。
(3)小岗村和南岭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改革有怎样的启示?
2024-03-16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图所示为1978—199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情况。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B.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3 .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土地政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结合时代和现实的需要,不断变革、完善农村土地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拉开了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土地政策的序幕。如何通过土地政策维护劳动人民利益,逐渐成为党的重要议题。革命初期,党陆续提出“规定限制田租率的法律”、“限制私人地权在若干亩以内”等关于土地政策的主张。随着革命的深入,党逐渐认识到中国的革命在于农村,农村的革命在于土地,土地的革命在于土地所有权,解决农民土地所有权问题成为土地革命的核心议题。

——俞明轩等《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土地政策:百年沿革与发展》

材料二:毛泽东概括了土地改革在共产党的防御战略中的作用。他断言,“深入和彻底”地解决了土地问题的地方,农民才坚定地和共产党一道反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1947年,各解放区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的精神,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广大农民踊跃参军支前,三大战役支前民工达539万人,担架10万副,粮食9亿多万斤。

——摘编自[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下)、邵维正《中共党史专题教程》

材料三:中共中央1982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它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说它是“新形式”,是因它冲破了旧的模式。首先,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凡是能一家一户经营的,就一家一户经营,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在农村的社会化生产中,又有许多事情是仅靠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办不了的,例如兴修水利设施、大型农业机械的购置、大型科研项目的组织等,这就需要加强“统一经营”的作用。其次,在产品的分配上,实行联产计酬,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定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就纠正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真正贯彻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顾晓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概括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的核心内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概括这一合作经济新形式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所围绕的核心。
2024-01-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浏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农地由“土改”运动的“分”到“人民公社”运动的“合”,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第二个“分”(       
A.迅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B.完成了清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C.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024-01-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赵建国是河南省信阳县金牛湾村村民,他保存着从1980年到2018年的家庭账本:1981年之前过的一直是集体生活,账本上能记的主要是工分;1981年分田到户后,他们才有了第一笔靠卖菜所得的收入;1984年以后每个月都有进账;1998年的账本里,除了日常饮食开销外,还记有大哥大费63.36元、电话费151.59元。据此可知,金牛湾村(     
A.1981年之前长期受到农业合作社的影响
B.1981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
C.1984年得益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
D.1998年因“科学发展观”的引领实现小康
2023-12-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80年代,在河北邯郸的一些农村,牲口价格猛涨。原来一匹大牲口不过一千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一匹大牲口的价格涨到一千五百元以上,小毛驴的价格更是涨到了八百元以上。这主要是由于(     
A.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广泛B.机械化耕作方式已无优势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2023-08-15更新 | 92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里程碑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加之毛泽东的理论探索是在""倾思想盛行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之中也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毋庸置疑的是,毛泽东在这一历史时期探索的成果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首先从农村开始,一方面是因为农村是受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压抑较严重的社区,从相对意义上说,农村居民是传统计划经济制度的“牺牲者”,很多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广大农民群众对改革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其次,在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下,农村与城市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往来较少,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农村占很大比重,使得农村的经济制度变迁可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进行,可能遇到的阻力也比较小。该制度变迁源于农民自发的行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也说明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市场化方向是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

——摘编自许经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回顾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伟大成就”和“曲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进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着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曾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材料二   历史学家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后,他给俄罗斯留下了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

材料三   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更具体地说,极左思潮体现的路径,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施工蓝图,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说说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活动的结果怎么样?
(2)材料二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分析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3)据材料三回答为摆脱路径障碍,在实践中,邓小平在经济建设方面是怎样进行政策调整的?
(4)中苏两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给你什么启示?
2022-08-0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81—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以年平均8.1%的增长率大幅度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D.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2022-07-23更新 | 249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三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下面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年)示意图。20世纪 80年代两国粮食产量状况出现巨大差异的重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外交因素C.政治因素D.人口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