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198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这些形式不同的责任制“不要变动”的原因是
A.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
B.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
D.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19-08-09更新 | 142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淮阴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2 . 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我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B.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C.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3 . 路遥小说《平凡世界》描述了石乞节公社双水村生产队队长孙少安为改变家乡农业落后面貌,实行包产到户。以此为核心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是(  )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4 . 建国后农村包产到户几经波折,1956年最初出现,1957年因反右派斗争扩大被迫中止,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再次兴起,1962年遭到批判,20世纪70年代末重新出现,受中央肯定向全国推广,由此可见
A.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一成不变
B.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C.经济政策一直受“左”倾影响
D.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5 . 王圣志在《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小岗村的合作社是退回到人民公社的老路
C.集约式的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D.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入股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6 . 2018年是我国探索经济体制改革4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11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二   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到和义务的法人。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材料三   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江泽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成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3)材料三中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4)根据上选材料,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7 . 1978年,我国在江苏试点开始进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
2019-07-0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中学2019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选择题强化训练
8 . “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与之相关的选项是
A.土地改革
B.国有企业改革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 .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对这句1978年出自安徽凤阳农民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
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④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2019-07-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中学2019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选择题强化训练
10 .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A.从开始就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C.中心环节是建立和完善各种责任制
D.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19-07-0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中学2019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选择题强化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