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图片是某研究小组收集的研究资料,据此可推断其研究主题是
A.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
B.城乡文化事业发展
C.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 .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因是(     
A.农业合作社的兴办B.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3 . 有人用邓小平的经典话语来概括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头几年的基本特点应该是
A.“摸着石头过河”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 . 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都诞生在1984年。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
B.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5 .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下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评价不正确的是(     
A.适应了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B.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农民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D.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6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
A.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2016-11-27更新 | 4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一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7 . 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6-11-27更新 | 115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0江苏海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8 .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的一副春联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已成过去
C.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D.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
9 .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D.广东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0 . 《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一个优秀剧目。其中的男女主人公董永和七仙女唱到: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回答下列问题: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 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
(2)自耕农经济在古代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3)歌词中描述了一幅相对安定的生活情景图,这种生活情景对后来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何不利影响?
(4)自耕农经济在19世纪中期开始走向解体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最终解体是何时?最终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5)新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以说是“现代的自耕农经济”。它与传统的自耕农经济在生产资料方面有何本质区别?
2016-11-18更新 | 9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海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