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

品种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
1.95亿吨19%30%
164万吨26%93%
535万吨296%580%
1.3亿吨96%210%
193.4亿千瓦时166%320%
原油146万吨235%

材料二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

材料三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工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在工业领域出现了什么运动?它产生了什么影响?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你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2 .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这虽然是历史的惯性所致,但包产到户仍然是禁区。最先突破这一“禁区”的是
A.安徽省B.广东省C.江苏省D.福建省
3 . 据统计,1980年与1975年相比,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了674亿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B.人民公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的改革

4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说出这次会议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2)中国的经济体制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指出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管理体制、分配体制上的相似之处。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此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结合中国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历程,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2018-05-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
2018-05-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不想饿死的农民在一起赌咒发誓,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契约”,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起点。他们的这一举动
A.超越了我国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B.是政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C.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7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我国已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8 .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B.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2018-04-08更新 | 234次组卷 | 5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舒尔茨有一句名言:“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中国从1982年连续三年出现了粮食的超速增长,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终于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这主要得益于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