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9 道试题
1 . 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
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
2 . 下表是某一时期我国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对时间及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报刊文章
《农村工作通讯》《分田单干必须纠正》
《湖南日报》《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湖北日报》《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液蔓延》
《大众日报》《不容开历史倒车》

A.一五计划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阻力
B.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C.文革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D.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困难中前行
3 . 下图是1953~1985年期间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表,表中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历史背景分别是

A.国民经济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对外开放
D.实行“一五”计划、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4 . 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     
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说中说:“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以及国会根据经验和智慧提出的其他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
材料二 到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1992年,戈尔巴乔夫在辞职演说中指出:“国家情况不妙。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它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后到他们的后面。”
材料三   1978年,安徽凤阳县农民对当时的经营方式作了这样的评价: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罗斯福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为此,罗斯福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体制的最大弊端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经营方式”是指什么?与以前的经营方式相比,有什么优点?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够得出什么启示?
2016-11-18更新 | 4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6 . 生产关系的调整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并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农村进行过哪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背景如何?结果怎样?(12分)
(2)从这些变化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2016-11-18更新 | 8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广东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7 . 阅读材料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农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变得十分强烈。
-----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请回答
(1)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那些运动?
(2)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2016-11-18更新 | 9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2010学年西安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8 . 分配问题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分配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国家通过农业税(后改所得税)、义务交售、实物支付等方式,拿走了集体农庄很大一部分产品。这种方式实际上带有近乎无偿占有或半无偿占有的性质,……使庄员很大程度上失掉了对自己生产成果的物质兴趣。

——包雅玮:《评析我国高级社与前苏联集体农庄之差异》

材料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表2)

表2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单位:万吨)

年份产量收购收购量占产量(%)
1958200005876.029.4
1959170006740.539.7
1960143505105.0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业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

材料三20世纪到福利制度黄金时期的70年代,英国福利开支增长了2.7倍,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4%上升到29.4%,1983年,增至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38.2%。

——王振华《重塑英国: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分配方式存在什么共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相似背景。列举后来两国为改变这种状况所采取的措施。

(2)概括材料三中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举措。结合史实分析其背景,并予以简要评价。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配制度的认识。

2016-12-12更新 | 4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历史人民版必修II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试题
9 .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十条第四款所做修改,其背景是
修改前修改后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A.进行建国后土地改革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开展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次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废,否则,集体有权收回。

——1981年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之所以做出这种决定,是缘于农村的现实现状……在城市化的推动下,大批农民进城变身为农民工,导致农村大片土地撂荒,危及粮食安全。先前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小块经营,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导致效率低下,农业产出低。城市二元体制束缚了农村的发展,一边是城市化的一路高歌猛进,另一边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以此来加速农业的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