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从1978年到1984年,中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将近50%,工农业产品综合比价缩小了30%。国家对工农业产品价格的调整(     
A.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9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票证制度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这说明(     
A.改革开放推动农业发展B.计划经济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2022-11-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中国民生产总值及部分行业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单位:亿元) (     
年份国内GDP工业GDP农业GDP
1978年3645.201745.201027.50
1992年26923.4811699.505866.60
1993年35673.2016472.706887.60

A.工农业协同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所有制结构优化D.改革开放战略实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78年后,我国逐步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发展到41184个。上述变化主要得益于(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D.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解放后,投机商囤积粮食、棉花、布匹和油料,扰乱市场秩序。从1949623日到730日,上海物价上涨了一倍多,并影响到整个华东、华北和华南等地。党中央决定依靠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再打一场“米棉之战”。1115日至30日,从东北地区每日调运1000万吨粮食进入关内,上海、天津、北京、武汉、广州、西安,南京等大中城市也都调集了大批的粮食、棉花、布匹和油料。1125日,中央政府一声令下,全国各大城市一齐行动,大量物资像潮水一样涌入市场。投机商们措手不及,竞相抛售存货,愈抛愈贱,愈想抛愈难以脱手。从19503月开始,全国物价逐步回落,一举结束了物价猛烈上涨、市场混乱的局面。

——摘编自《共和国的经济战争——米棉之战》

材料二   1981年是农业生产责任制多变的一年,有些社队开春是小段包工,中途变为联产到组,最后又变为联产到劳、到户或大包干。这说明群众经过观察、比较和实践一阶段后,积极选择更适合实际情况的责任制形式。1982年第一个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各种责任制,包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19826月,以双包为主体的联产责任制在生产队总数中占到了93.7%,1983年这一比例升至99.4%,至此形成维持至今的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基本格局。

——摘编自《再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取得“米棉之战”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推行的原因及其推行的意义。
2022-11-1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所示为1983年和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的部分数据统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A.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B.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均衡协调
C.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我国1978~1992年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比的变化情况。导致1978~1984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D.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差距拉大
8 . 据统计,至1988年底,常州市乡镇企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51%,全市141个乡镇中有出口创汇乡镇89个,出现了一批如永红五金工具厂等连续几年出口创汇达100万美元以上的大户。统计表明(  )
A.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生产力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苏南地区最早吸收利用外资D.改革开放促进城乡经济发展
9 . 1978年后,安徽滁县地区的左邻右舍在交界地打出了“反对复辟倒退”“抵制安徽的单干风"等大字标语。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安徽(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引进外来投资
C.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D.推行国企改革
10 . 下图为1978-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变化情况示意图(部分)该数据表明(     
A.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迅速脱贫B.中国农村返贫率不断下降
C.改革开放有利于贫困问题解决D.政府的扶贫力度逐步加强
2022-11-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