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4 道试题
1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国营工厂技术人员在工作日选择在工厂里喝茶、看报,到了周末便卷着图纸跑出城到乡镇企业里兼职,成为“星期天工程师”。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     
A.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B.国营企业技术创新充满活力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影响外溢
2 . 国家政策的调整对基层社会的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8年新华社记者到安徽定远、凤阳、嘉山等地采访,发现在凤阳县前五生产队10户人家中有4户没有大门、3户没有桌子、68人中有40多人没有棉裤。1978623日,中共中央转发湖南省湘乡县委《关于认真落实党的政策,努力减轻农民税收负担》的报告。122日,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报送的《关于减轻农村税收负担问题的报告》等。对于到了1978年还不能实现粮食和副食品自给,莱、油、肉、蛋供应不足的部分省、自治区,中共中央要求他们作出切实规划,在几年内做到完全自给,并且还要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对于人民生活最必需的日用工业品,不能自给的省、自治区,也要求千方百计为实现自给或提高自给率而认真努力。这些努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19771978年,全国农业连续获得丰收,粮食产量分别为2.82亿吨和3.04亿吨,农民生活也因此有所改善。

——据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19492012)》


指出材料中举措的实质,并对其出台的原因及其对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发展产生的作用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2-12-0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3 . 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伴随着国家政权和国家制度的重构,明确农村地区的土地产权关系成为逐步理顺农村工作的前提。同时,党和人民政府通过废除保甲制度、颁布《婚姻法》等治理举措,崩解了农村社会原有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旧政治权威。1950年,政务院颁布了《乡(行政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和《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村政府与乡政府并立为基层政权。

——摘编自丁云《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发展变迁》

材料二   1958年,《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按此决议,原有的几十甚至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均的合作社合并为一个农村人民公社,将一切生产资料上交给人民公社,统一分配。人民公社不仅要管生产、管政权,还要管社员生活,形成一种“政社合一”模式。直至土地承包到户之后,农民才开始从高度集体化的治理体制中脱嵌出来,家户重新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农村社会重归分散,“政社合一”模式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经济基础,1983年,全新的乡镇基层政权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同时,伴随农村经济活力的充分调动,多元利益主体纷纷出现,村委会成为群众自治组织,也是整合农村社会的组织。

——摘编自祝传佳《新中国成立70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重构乡村秩序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的演变。并结合所学,分析不同阶段的治理体制产生的主要背景。
2022-11-29更新 | 348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以下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四个时间段(1954﹣1958年、1959—1963年、2001—2005年、2016—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其中与2001—2005年相对应的是(     
A.B.
C.D.
2022-11-29更新 | 556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不单是在农村,甚至从全国范围来看,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大都来自非农业收入。这反映出该阶段(     
A.市场物资丰富多样B.产业结构呈现大调整
C.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所有制改革重心变化
6 . 下表为20世纪晚期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情况表(单位:%)
项目1978年1985年1990年
农业结构种植业79.369.364.7
牧业15.522.125.8
林业3.65.24.3

这一情况的出现得益于(     
A.国际市场向中国全面开放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
C.农民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D.“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施
2022-11-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川师大附属昆明实验学校安宁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200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规定:“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这一政策(     
A.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B.说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
C.顺应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D.打破了城乡二元体制和经济结构
2022-11-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观察如表,从总体上看,其揭示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时间调整主要内容
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3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农业集体化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
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要不断适应生产力状况D.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022-11-20更新 | 811次组卷 | 1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王钢、钱龙《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   安全战略》


根据“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的五个阶段变迁情况,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11-20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改革开放初期,党提出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口号,鼓励农民就地实现工业化和就业转移。后来政策转变为允许农民“离土又离乡”,提出了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小城镇、大战略”的城镇化思路。上述政策的转变反映出(     
A.乡镇企业受到政府重视B.大城市人口迅速膨胀
C.农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D.国家稳妥推进城市化
2022-11-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