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20世纪晚期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情况表(单位:%)
项目1978年1985年1990年
农业结构种植业79.369.364.7
牧业15.522.125.8
林业3.65.24.3
渔业1.63.55.4
种植业结构粮食作物80.475.876.5
经济作物9.615.614.4
这一情况的出现得益于(  )
A.国际市场向中国全面开放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
C.农民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D.“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施
2022-10-11更新 | 485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建业国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经历了从重视土地分配公平到注重土地利用效率的渐进性演变,是土地政治、社保和经济功能互动调试的制度表达。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实现了承包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并持续进行边际调整,最终催生了“三权分置"的制度框架。这些变化(     
A.反映了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B.体现了我党工作重心的多次转移
C.完善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结构D.实现了农民当家做主的美好愿望
2022-10-0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983年英国学者杰克·哥瑞参观了山东烟台桃村,在总结桃村致富的经验时指出,“把原来只为本村服务的面粉加工厂和服装厂,扩建成面向广大市场的厂子。把产品销到远方去。办旅馆、饭店、百货公司,发展面向社会的服务业。”关于桃村致富原因的表述,最合理的解释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动
C.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D.山东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政策推动
4 . 为了防止过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1981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做工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要求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就地适当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这表明(     
A.农村体制改革释放出了大量劳动力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启动
C.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还十分严峻D.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无法实现
5 . 1984年,江苏省报陆续发表了《我省专业户、联合体蓬勃发展》《正确对待先富起来的农民》《认真修订完善联产承包合同》《为专业户撑腰壮胆》等宣传报道。这些报道可用来研究江苏省( )
A.农村改革激发经济活力B.国企改革推进政企分开
C.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D.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
6 . 有学者说:“家庭承包经营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不能把它与集体统一经营割裂开来。”由此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
C.是生产关系的局部变动D.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2022-07-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2021年3月1日起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各地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或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引导和促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使土地资源得到更高效、合理的利用。该管理办法的实施(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性质B.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推广
C.调动了个体农户的生产积极性D.提升了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2022-06-24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农村企业的创办是从1958年开始的,1976年企业总产值272亿元,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258亿元。199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8461亿元,占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53.9%。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体制改革发挥农民的创造性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方针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2022-05-24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比值越大,差距越大,反之越小。观察下面曲线图中②的部分,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
A.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发展
C.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10 . 1982年4月,邓小平同志同胡乔木和邓力群谈话:“经济体制改革还只是试点。…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全国一盘旗,主要经济活动都要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重申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这表明
A.有关计划和市场的理论探索取得根本突破
B.开始冲破了否定商品经济的“左”的束缚
C.深刻反思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
D.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仍需要深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