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自1977年12月起.《人民日报》设立“读者来信”专栏,之后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1981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反对在中原农村出现的以组为单位进行生产责任制的一篇文章;3月30日.《人民日报》在报眼位置发表专为另一读者来信并配以编者按,反驳15日发表的读者意见。《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
A.利于对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宣传
B.说明中国媒体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
C.反映出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僵化
D.体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转型
2 . 1982年1月,中共中央转发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截至目前(1981年2月),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现在已经转入了总结、完善、稳定阶段。”这一时期,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迅速进展主要是由于
A.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健全完善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满足了农民发展生产的愿望D.土地所有制变革顺应民心
2022-03-22更新 | 385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20世纪80年代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投资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占比最高达到66.4%,1994年后它的发展水平和效益水平持续下降。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国有企业深化改革B.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C.对外开放程度深入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4 . 下表为1984年至198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农业收入情况(单位:元)
年份人均纯收入农业收入占比
1984355.3198.455.84%
1986422.8216.251.14%
1988544.923643.31%

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农业发展速度下降D.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2022-03-15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大农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置”土地产权结构模式。“三权分置"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开并行。这-模式
A.开辟了农业现代化新路径B.促进了城镇布局的合理化
C.改变了农村基本经济制度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 . 如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状况表。表中错误之处有
时间农业改革核心内容
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消灭土地私有制
1953年农业合作化建立农村合作社,实行土地公有制
1958年人民公社化土地公有,强调平均主义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分到农民手中,归农民所有,分户经营
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
7 . 下表是1978~1984年内蒙古自治区居民收入统计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1978301.01131.00
1979350.07164.00
1980407.13192.00
1981418.31241.00
1982452.74288.00
1983474.24325.00
1984548.84368.00
A.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B.内蒙古自治区域乡发展差距持续扩大
C.改革开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8 . 有人对1976-1979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资料的变化制作了如下统计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人口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还贷款交售粮食
1976年19户110人35000斤230斤32元————
1979年20户115人132300斤800斤200多元800元30000元

A.农业生产技术出现极大改变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9 . 下表为1978 年与1984 年城镇和农村基尼系数(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越接近于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比较表。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城乡一体化发展已初步实现B.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低于农村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开启
2022-02-2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如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这反映出
1950年代1978年
机耕面积1958年,35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3.3%406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41%
机电灌溉面积1952年,占耕地面积1.6%占耕地面积55.4%
农村小型水电站1958年,98个水电站,农村用电0.5亿度82387个水电站,农村用电量253.1亿度
A.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突出B.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C.农业经济结构实现了协调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生产力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