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1985年,党中央下发“一号文件”,决定对粮食、棉花等少数重要农产品实行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合同收购以外的产品可以自由出售,或以协议价格卖给国家;其余多数农副产品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易,国家不再下达指令性计划。上述决定
A.改变了农村的所有制性质B.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C.废除了农村计划经济体制D.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2022-02-13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年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传,武汉一农民家在 1975年、1980年分别贴过年的两副对联。1975年: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缺一(衣)少十(食)。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干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人民公社的推行
C.大跃进的开展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3 . 彝族山歌被称为彝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主要流传在盘州市盘北地区的淤泥、乌蒙、坪地、鸡场坪等地区。其中淤泥乡的彝族山歌最具代表性,其中的一首山歌唱道:“淤泥河来好地方,包产到户喜洋洋;自从盘古开天地,种田不用交公粮。”这反映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B.国家取消两千多年的农业税
C.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D.农村改革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2022-01-11更新 | 26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部分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四)文综历史试题
4 . 粮食是关注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粮食产量为2000多亿斤,1952年为3000多亿斤,1966年4000亿斤,1984年达到8000亿斤。新中国粮食生产的不断发展主要得益于
A.土地私有制的推行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供给侧改革的推行D.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5 . 1993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规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反映出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淡化B.土地承包权发生根本变化
C.现代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D.进一步探索农村经济改革
2021-12-13更新 | 30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网上训练历史试题
6 . 20世纪80年代编辑、出版的农业史料文献《关于农村工作问题座谈会纪要》中记录过:“1979年春,少数地方的农村社员开始自发隐蔽地实行包产到户。1979年3月国家农业委员会邀请七个省的农村工作部门和三个县的负责人座谈,议题中争议最大的是包产到户,争论的结果是规定除深山、偏僻的孤门独户外不许包产到户。”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文革左倾错误思想还左右着国家的决策
B.说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应成为当务之急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尚未得到中央肯定
D.表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条件不成熟
2021-11-14更新 | 32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7 . 邓小平在1962年指出:“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包产到户’‘责任到田’等等……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表明当时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B.“包产到户”已开始有探索
C.农村土地制度发生根本改变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推广
8 . 表11982—198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该表反映出当时
时间主要内容
1982年1月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
1983年1月从理论上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1月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了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1985年1月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政策
1986年1月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A.农村改革已经摆脱苏联模式B.计划经济体制仍具有优越性
C.政府逐渐加大对经济的干预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
2021-09-03更新 | 332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1978-1983年,我国农村实行了由人民公社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这一变化
A.最早出现在中国沿海B.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
C.我国土地重回私有制D.破坏了我国农业生产
10 . 1980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指出:“在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的工作中,违背当地群众愿望,强制推行一种形式,禁止其他形式的做法是错误的。”这表明
A.国家希望逐步推进生产责任制
B.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
C.党内对实行包产到户形成共识
D.该文件旨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