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8 道试题
1 . 建国后的某次省委书记会议上就一项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措施进行讨论,多数人对此项措施表示反对。反对的原因不尽相同,江苏省担心集体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分配会导致社队企业财产损失,黑龙江省寄希望于机械化大生产,反对划小耕地。此项措施
A.实现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B.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
C.纠正了大跃进带来的问题D.实行财产统一核算与分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8 年前,多数社队企业都是由作为政社合一的社队(或作为基层政权的乡村)举办的,在人事、劳动和工资制度等方面存在着“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的现象。从1979年开始,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许多乡村对企业实行放权,通过集体承包、厂长(经理)承包等形式,把企业承包给集体或个人,并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给企业充分的自主权。同时,企业内建立生产责任制,切实把企业的经营成果、职工的劳动贡献与职工的物质利益结合起来。整顿财务管理,推行经济核算,降低生产成本。1978-1984 年,社队(乡镇)工业总产值由385.26亿元增长到1245. 3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0.8% ,远远超过了全国工业和城镇集体工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展现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面貌。

——摘编自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社队企业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社队企业改革的意义。
2020-07-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届高三模拟测试(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下表能够反映出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年均增长率时间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4.5%1971-1975年4.0%
1958-1962年4.31976-1980年5.1%
1963-1965年11.1%1981-1985年8.1%
1966-1970年3.9%

A.建国后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加快B.两次显著增长均得益于生产关系调整
C.社会动乱对经济领域冲击不大D.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尤其突出
4 . 如表是1981—1983年我国城乡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表。这一时期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981458.0元4.23%223.4元16.78%
1982494.5元7.97%270.1元20.90%
1983525.9元6.35%309.8元14.70%

A.农村废除人民公社体制B.城市对外开放起步较晚
C.农村率先进行经济改革D.城市国企改革推进缓慢
2020-07-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19届高三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
5 . 据统计,从1984年到1988年,乡镇企业的总产值从1 709. 89亿元增加到6 495. 66亿元;企业个数从606.52万个增加到1888.16万个。这说明当时我国
A.家庭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C.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D.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8年布罗代尔在《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段》等文章中,阐述历史时间具有不同的节奏和多元性,不同层次的历史时间在历史研究上有不同的意义,其主要内容如下:

时段划分在历史研究中价值
短时段一场战役、一次政治家的会晤,一篇重要的演说或一封关系重大的信件,诸如这些政治、军事、外交等事件在历史上只是转瞬即逝,对历史发展影响甚微。
中时段在10年、25年、50年乃至100年持续发生的历史现象,如价格曲线、人口增长、工资运动等,但它还不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因素。
长时段地理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思想文化结构等支承或阻碍着历史的诸多因素。历史学家只有借助于这些长时段历史观,才能够更深刻地把握和理解人类社会及其历史。

请选择20世纪一则历史事件,应用布罗代尔的理论加以阐述。(要求:示例明确;应用表格中的至少两个时段理论来阐述这一历史事件,阐述充分,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6-28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综合训练(五)文综历史试题
7 . 同学们在学习高中历史的过程中,经常把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这两个概念弄混淆,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根据以上标准,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质上仍属于小农经济,其性质与以往的小农经济相同
D.当代小农经济土地为集体所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2020-06-2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成立后10年间,全国食糖产量增加了4.5倍,但之后食糖产量起落不定。1978 年后,全国食糖生产进入了持续稳步发展的新阶段,糖业生产在产量上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实现了低消费水平的自给。食糖生产稳步发展直接得益于
A.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B.重工业作用渐趋弱化
C.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9 . “历史概念”上承历史事件,下联历史规律,是史实与规律间的中介和桥梁,也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顾炎武提出的“众治”倡近代民权思想之先河
B.“商业革命”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唯一途径
C.“代议制”的核心是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D.“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10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历来重视农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铁器发生影响的方式人人都很熟恐。比以往工具生产效率更高的铁制农具使农业有可能从起初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大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水利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揄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千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78年11月,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当地18位村民私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举动,可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危险。所幸的是,这一改模式后未得到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总设计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小岗村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分田到户”刺激了“大锅饭”时代农民被压抑的生产积极性,随之而来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黄金期,农民收入一度超过城市居民。

——2008-10-15《中国国土资源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汉代史实,说明铁器使用带来的影响。分析汉代推动铁器铸造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出现在小岗村的原因,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意义。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