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1 . 1983年英国学者杰克·哥瑞参观了山东烟台桃村,在总结桃村致富的经验时指出,“把原来只为本村服务的面粉加工厂和服装厂,扩建成面向广大市场的厂子。把产品销到远方去。办旅馆、饭店、百货公司,发展面向社会的服务业。”关于桃村致富原因的表述,最合理的解释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动
C.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D.山东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政策推动
2 . 下图漫画体现出农村改革中的重要举措是(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B.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获得土地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2022-09-2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漫画类试题汇编(二)
3 . 改革开放进程
类型时间内容意义
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改革首先在________取得突破,________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调动了农民和城市企业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3.到2010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城市经济体质改革1984按照________原则进行。
改革深入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主义市场经济
开放1.1980年经济特区——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________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________”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3.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理论________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________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________1992年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_______

2022-09-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导学案)-导学案(纲要上)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年,新中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国家规定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摘编自朱君奇《从计划经济的“兴、变、衰”看中国经济体制变迁》

材料二 中共中央在1983年下发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它的主要精神(1)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人民公社的体制。(2)搞活经济,继续放宽某些政策,走全面发展、综合经营的道路;总之,“就是要按照我国的国情,逐步实现农业的经济结构改革、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经过一年的实行,农业生产获得了创纪录的丰收,农村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制定“一五”计划的背景,并指出“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2-09-09更新 | 12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78年后,安徽滁县地区的左邻右舍在交界地打出了“反对复辟倒退”“抵制安徽的单干风”等大字标语。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安徽(     
A.农民自发调整生产关系B.土地纠纷频发
C.土地私有现象逐渐蔓延D.私营企业崛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记述了自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时间(年)改革内容
1978—1984
1985—1988
1989—1991
1992—2000
2001—至今
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
改革农村市场机制体制
稳步推进农村体制改革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经营
深化农村税费和产权改革
A.巩固了公有制经济地位B.呈现出市场化改革方向
C.完成了农业现代化使命D.缩小了城乡发展的差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78年以来的十年改革使农村经济和生产迎来了重大的发展,然而自1984年粮食、棉花总产量登上新台阶之后,一直处于徘徊状态,猪肉和部分工业原料虽有所发展,但波动较大,很不稳定。以上现象反映出(     
A.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要B.农村经济形势深受市场经济体制影响
C.用规模经营代替小生产成为急切需求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超出生产力水平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9年,陈云写了《计划与市场问题》一文,提出在大力发展计划经济的同时,也应该发展市场经济作为补充,但是这种补充应该是积极的。在陈云看来,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社会主义不能离开计划经济,但是单靠计划是不行的,单一的计划经济会使社会主义经济失去活力,因此,必须要依靠市场经济来给社会主义经济增加活力。陈云在1982年,进一步论述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的“鸟笼经济”。陈云用“鸟”和“鸟笼”来形容计划和市场。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在引入市场经济搞活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不能脱离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市场调节只能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之下发挥作用。

——马娟娟《陈云经济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陈云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思想,并说明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陈云1979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7年,万里担任安徽省第一书记,指出农业生产当中“最重要的生产力是人,是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没有人的积极性,一切无从谈起”,并亲赴小岗村调研指导工作。197810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万里公开提出对“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1980年,万里调任中央担任副总理并分管农村工作,在1982年的农业书记会议上讲道:“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农村经济新局面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万里的推动下,1984年底,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1988年万里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在万里的提议下,1992年全国人大修改了1982年宪法,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写入了宪法当中。

——摘编自李云鹏《万里农村改革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里农村改革思想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万里农村改革思想的特点。
10 . 如表是1982年和1988年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情况表(单位:万个)。据此可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     
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
198229.2874.925.389.5817.01
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B.农村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C.实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D.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2022-08-24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