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1 . 对内改革
(1)农村: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____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
(2)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逐步____、实行____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3)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①1992年,____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
②我国按照建立____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2022-12-1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2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125日青海省颁发的土地房屋所有证


1950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规定。

材料二   


材料三   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1)作为实物史料,材料一印证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事件分别使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展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其有何“变”与“不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项目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
时间1950—1952年1958年
1982年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扩大规模,提高公有化程度(“一大二公”)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实质社会主义革命超越生产力水平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小农)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新生的制度创新,它注定是不完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有明显的传统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痕迹,而这些东西……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了。

——摘编自吴江、张艳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30年回顾》

材料三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请为材料一的表格拟定一个合适的名称,并将表格中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江苏部分社队企业的经营活动。这些活动(     

1

1979年下半年开始,江苏省许多地方举办了(公)社(生产)队工业产品展销会,与北京、上海等地的大百货商店建立了委托代销关系或设立了商品展销专柜

2

1980年春,在南京举办的全省社队企业产品展销会,规模宏大,到会洽谈业务的有11万人之多,成交金额达2亿元

3

1981年,江苏社队企业向外省输出资金、技术和设备,通过帮助外省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来取得较为稳定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
A.扩大了城市国企自主经营权B.彰显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
C.反映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D.强化了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
5 . 观察如表,从总体上看,其揭示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时间调整主要内容
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3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农业集体化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
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要不断适应生产力状况D.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022-11-20更新 | 811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6 . 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加了信心,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此可知,农村改革的成功(     
A.拉开了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序幕B.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D.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统计,从1978年到1984年,中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将近50%,工农业产品综合比价缩小了30%。国家对工农业产品价格的调整(     
A.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2022-11-17更新 | 292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华达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从调查中得知,洽村村民在这一时期结婚的大多数都没有送嫁妆。N说:“吃大锅饭,吃食堂,人都是国家的了,还送什么嫁妆。”

材料二   那时兴起送一些政治色彩较浓的东西作为嫁妆,如毛主席语录、毛主席纪念章等,这构成了那个时代嫁妆的鲜明特色。S说:“毛主席像章也是当时最好、最时兴的嫁妆,那个时期结婚的人都送。”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至今……送嫁妆的风气在洽村已经开始普遍化……它保留了传统中的一些痕迹,至少证明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无法完全割裂传统。但是,当今嫁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以下是我在洽村调查时所整理的资料:

时期所送的嫁妆(除被褥、桌柜等)
20世纪80年代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机
20世纪90年代组合家具、VCD播放机、彩电、冰箱
现在取暖器、大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沙发、高档组合家具、农机设备、摩托车、小面包车、音箱、高级床上用品

——翟一达《传承与嬗变:洽村的嫁妆变迁》


(1)分析指出与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洽村送嫁妆情况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洽村嫁妆变迁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9 . 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中国的发展注定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主线。下列关于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三线建设是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步骤
C.农村承包地的“三权”分置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D.以高科技为主的设施农业成为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10 . 据统计,至1988年底,常州市乡镇企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51%,全市141个乡镇中有出口创汇乡镇89个,出现了一批如永红五金工具厂等连续几年出口创汇达100万美元以上的大户。统计表明(  )
A.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生产力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苏南地区最早吸收利用外资D.改革开放促进城乡经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