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1976我国接待外国旅游者约5万人次,1991年我国入境旅游者达3334.98万人次。这主要缘于
A.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推动旅游业发展B.苏东剧变后国际局势出现缓和趋势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D.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新兴市场国家
2 . 1993年,浙江温岭的乡镇集体企业开始“量化改革",资产通过“土法”评估后,将集体资产全数或部分退出,经营者以赎买的方式获得企业的主要股权。到1996年前后,浙江省80%的中小集体企业都完成了量化改造。这一改革旨在
A.转移集体共有财产B.完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
C.提升当地城市化水平D.调动企业经营的积极性
2020-04-14更新 | 13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20世纪的重要转折点。“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别,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第二点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主义。早期进步运动倡导者常常诉诸基督教义,诉诸人的良知其中还包括爱默生的“改造人”的思想。而“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为每一项计划辩护的依据不是从道义出发,而是从纯经济规律出发:设法救济穷人,增加就业等等,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买东西以维持工厂开工。

材料二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

年代主要内容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
1980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1982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点。
198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5当年起,相继在长江、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
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92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01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特点。
(3)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两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
4 . 1984年之后,国营企业逐步改变了统收统支的经营方式。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有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一改革
A.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表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C.形成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
D.保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019-09-08更新 | 81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85年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首先提出并实行的“满负荷工作法”,对企业各项工作提出比较科学的目标,然后由低到高分步实施,层层落实,形成保证体系,并与个人报酬挂钩。这一工作法
A.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C.发展了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了管理体制转变
2019-08-08更新 | 590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92年11月,重庆针织总厂在连续6年亏损后被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破产,成为第一家破产的大型国企。这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依法破产是国企改革的必由之路
C.民营经济冲击了国有经济
D.国企改革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
7 . 1979年,粮食部下发通知,允许国有粮食部门按市场价格经营部分粮油,并放开粮食集贸市场。除政府直接控制的粮食价格外,出现了基本上由供求双方直接形成的价格。这反映出当时
A.农村经济改革全面展开
B.国家开始关注民生幸福
C.粮食短缺问题已经解决
D.国家经济体制有所调整
2019-07-05更新 | 146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91年,中国社科院的一个研究报告把“市场与计划的关系”归纳为四种情况,分别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说明当时
A.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已经廓清
B.传统经济模式束缚开始打破
C.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不断深入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9 . 1987年同1978年相比,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比重由77.6%下降到59.7%,集体经济的比重由22.4%上升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合称)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则由几乎为零上升到5.6%。这表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C.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遭到削弱
D.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10 . 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A.调整工业布局
B.实行政企分开
C.鼓励租赁经营
D.增强企业活力
2019-04-26更新 | 393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