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1984〜1992年中国个体经济发展情况统计。据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时间1984 年1992 年
从业户数(万户)9331 534
从业人员(万人)1 3042 468
注册资金(亿元)100601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动摇B.单一所有制结构开始被打破
C.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D.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2022-09-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届高三9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共百年奋斗,留下辉煌诗篇。如按照年代绘制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如图时间轴①处和②处对应的内容应分别是(     
A.纠正党内右倾错误路线;决定设立沿海四个经济特区
B.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发生转移
D.提出了民主革命阶段的革命纲领;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22-09-27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普高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测评(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11871年,英国的农业、林业、渔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由34%下降到15%,制造业、矿业、建筑业由28%增加到42%并上升为主导产业。17001709年,英国铁和钢的进出口分别是16千吨和1.6千吨,18501859年,上述数据分别为44千吨和1225千吨。1765年,英国的纺织总量是价值50万磅的棉花,全部是手纺,1784年,这一总量跃升到1200万磅,全部是机纺,到1830年,棉布料占到了英国出口贸易量的一半以上,而这竟是出自一个看不到棉花种植地的国家。

——摘编自南岭《三次产业革命的创新逻辑》

材料二   2018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分别为7.2%、40.7%、52.2%,第一、二、三产业的对比关系大体是145,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已经转变为三二一,经济发展已经转变为主要依靠第三产业的增长。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工业化已经步入后期阶段,而且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2019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继续延续了三二一的增长态势。

——摘编自汪海波《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史略(下篇)》

材料三   1978年以后,经济指导思想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以农轻重同步发展为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激发了产业经济均衡发展的活力。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经济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全能型”转向“效能型”;科技管理.方式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服务”,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摘编自《新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述论(19492016)》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英国和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和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经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A.土地所有权性质发生了变化B.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D.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2-09-14更新 | 1274次组卷 | 45卷引用:河南省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84年底,国营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有3592万人,1987年底为3974.1万人,增长了10.6%;同时期国营商业企业由869.7万人增长到1092万人,增长了25.6%,形成了“商大于工”现象。这反映了(     
A.工业生产已处饱和B.商品流通走向活跃
C.国家注重民生经济D.市场经济基本确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9-2000年外资企业产业分布(年末数)单位:%

1989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平均增长
第一产业企业数3.772.422.43.12.42.472.4925.52
投资总额2.171.241.21.71.21.171.1127.68
注册资本2.631.51.41.91.41.351.3027.66
外方认缴3.081.541.51.71.51.491.4029.23
第二产业企业数80.1575.6775.974.87574.874.230.84
投资总额68.4860.4962.462.862.662.163.935.2
注册资本70.1464.6966.066.066.16666.636.04
外方认缴65.4561.8763.765.464.164.265.139.85
第三产业企业数16.0821.9121.722.122.622.7323.3136.87
投资总额29.3538.2736.435.536.236.7334.9939.77
注册资本27.2333.8132.632.132.532.6532.139.66
外方认缴31.4736.5934.832.934.434.3133.541.5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1年)整理所得。

——摘编自王宜喻、陈泽民《外商投资企业的行业分布特点及其贡献率变化研究》


就表格整体信息或任意一点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材料   1984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规定了改革的任务和各项基本政策。从1985年起,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家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革企业经营方式,使企业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可以租给集体和劳动者个人经营,逐渐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从而把经济体制改革推广到全国。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国民经济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意义。
8 . 1978年,新增就业人口的99%由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单位吸纳,此后国有经济单位和集体经济单位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比重在波动中下降;1992年以后则是持续下降;1997年,国有经济单位和集体经济单位吸纳的新增就业人员仅占49.86%。据此可推知,新时期中国(       
A.所有制结构的主体改变B.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涌入
C.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D.第三产业缓解了就业压力
9 . 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辞职,带领7名知青创办青年茶社,卖大腕茶。他还创办青年综合服务社,一年后发展为北京大栅栏贸易货栈,经营全国1000多种商品,员工发展到130多人。尹盛喜的创业活动
A.反映了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B.利用了市场经济建立的契机
C.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尝试D.丰富了乡镇企业振兴的经验
10 . 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主要采取“均衡发展战略”,政府投资重点指向内陆地区。1981的“六五”计划则提出了“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特长,带动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这一变化(       
A.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增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
C.推动了工业布局的均衡发展D.加速了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