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确定企业在增收基础上,可以提取一些利润留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国有企业改革转向实行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两权分离”。1986年,国务院提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994年开始试点。2005年底,52.7%的国家重点企业改制为多元股东的股份制企业,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80%以上。1997年,党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的任务,国有经济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开始改变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分散的状况。

——摘编自陈清泰主编《重塑企业制度:30年企业制度变迁》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进入“滞胀”时期。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开始了以国有企业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英国政府分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改革。在企业层面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通过放松对企业的各种管制,辅之以减税政策,力争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自由竞争。之后,撒切尔对处于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行业的国企,以及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的改革。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其GDP的比重降至6%左右。

——摘编自赵世萍《美国、英国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国企改革的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进行国企改革的背景,并简要说明英国的国企改革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英国企改革的共同影响。
2 . 1981年,《芜湖日报》发表了芜湖市个体商户年广久炒卖瓜子发家致富的报道——《货真价实的傻子瓜子》,社会上流行起顺口溜“傻子瓜子呆子报,呆子报道傻子笑,四项原则都不要,如此报纸真胡闹”。这反映当时
A.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
B.企业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
C.经济体制改革亟须深入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
3 . 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戴上“红帽子”经营,即企业在注册的时候找一个国有或集体单位来当“婆婆”,挂靠在它的下面。“戴帽”后企业办起事来比较容易,可以享受到种种优惠。这种现象
A.是政府促进私营企业发展的举措
B.反映了社会对非公有经济的抵制
C.说明私营企业发展环境尚未完善
D.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要求
4 . 有学者认为,在一系列“边缘革命”的带动下,中国逐渐步入了现代市场经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真正的改革先锋不是国营企业,而是那些落后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在这些“边缘革命”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变革是在中国经济最为薄弱的环节农业中爆发。中国政府于1979年着手改善农业环境,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改革是自下而上展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业改革过程中极其重要,从长远角度看,农民重新获得的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要重大得多。

材料二   在推动中国市场转型的诸多“边缘革命”中,经济特区的开辟和发展,在推进中国向世界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经济特区被视为学习资本主义以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性的实验室。在整个80年代,政府都因担忧经济特区会被资本主义蚕食而不安。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作为首批经济特区,实际上是个折中做法。拥有相同的地理优势的城市并不止这四个,但它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过于重要,试验中的任何闪失都有可能会对社会主义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特区得到稳步成长,从中国经济的外围逐渐向核心渗透。

——摘编自【英】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著《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重新获得“经济自由”的措施和“经济自由”的含义,并简析农业改革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选择首批四个经济特区的原因,并说明经济特区设置的作用。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9-01-30更新 | 1488次组卷 | 65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7 .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2019-01-30更新 | 2011次组卷 | 29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使之转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B.新型的农业体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
2019-01-30更新 | 6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
2019-01-30更新 | 1656次组卷 | 33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三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 期中试卷试题
10 . 下表是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单位:%)。表格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B.农轻重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C.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D.工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